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今年6月裁定哈佛大學和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多樣性入學政策違憲,認為校方為弱勢族裔學生保障名額的作法是「反向歧視」。這項裁定等於禁止全美大學採用類似招生規範,也招致正反兩方熱議,有人認為這項裁定保障招生機會平等,也有人指出這會使大學錄取的各族裔比例更加懸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打造美國菁英〉一文則介紹了兩篇大學錄取標準研究,除了揭露到底是哪些人在念名牌大學,也思考怎麼做更好。
論點一:沒差
《經濟學人》指出,在美國,只有6%大學生進入錄取率低於25%的大學就讀,這些大學的招生政策看來對絕大多數人並無影響。此外,研究分析普遍顯示,名校學位對於社經地位並沒有明顯助益,雖然名校校友確實大多收入豐厚,但他們在進入名校就讀以前,就已經擁有頂尖的高中名校學歷。普林斯頓大學學者戴爾(Stacy Dale)和克魯格(Alan Krueger)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平均而言,名校學生並不會賺得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更多。這表示哈佛和耶魯等名牌大學並不會使學生的收入增加,不過這些名校確實錄取了聰明、具有野心的學生,這些人無論去哪間大學都註定會成功。
論點二:當然有差
哈佛大學學者切蒂(Raj Chetty)、戴明(David Deming)和布朗大學學者弗利曼(John Friedman)24日發表的研究報告(working paper)則反駁了上述論點。切蒂、戴明和弗利曼結合稅額申報表、學費補貼、標準化測驗成績和大學招生紀錄,追蹤2001至2015年之間申請頂尖大學的240萬名學生,分析他們高中到35歲之前的生活。研究結果顯示,進入名校就讀的回報十分可觀,大大增加躋身美國菁英階層的機會。
切蒂等學者也指出,名校偏好校友的子女、運動員和私立高中學生。數據顯示,出身富裕學生順利錄取名校的比例非常高,這也讓資源較少但資質優良、具有潛力的學生錄取機會減少。如果能夠改變這些傾向,不只可以改善名校學生的社經多樣性,也能增強美國下一代菁英的實力。
切蒂、戴明和弗利曼針對三類大學進行研究:由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與杜克大學、芝加哥大學、史丹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組成的「常春藤+」(Ivy Plus);第二類是「常春藤+」以外的低錄取率私立大學,如加州理工學院和紐約大學等;第三類則是低錄取率的旗艦公立大學,像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密西根大學等。數據清楚顯示,「常春藤+」校友人數和他們在各領域的巨大影響力完全不成比例,舉例而言,1967年以來,三分之二的聯邦大法官都曾就讀「常春藤+」學校,12%的《富比士》(Forbes)五百強執行長和25%的現任參議員也都來自「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