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什麼樣的人適合擔任教育部長?

2024-04-01 05:50

? 人氣

副總統賴清德五二0就任,期待新政府教育部長應該推動「堅守中華民國成為民主、自由、人權國家的意識」。(顏麟宇攝)

副總統賴清德五二0就任,期待新政府教育部長應該推動「堅守中華民國成為民主、自由、人權國家的意識」。(顏麟宇攝)

520新舊任總統交接在即,社會各界對新閣員名單的揣測難免熱衷。的確,內閣閣員的人品、修養、見識、學識、願景、專業知能、協調溝通及執行力,在在會左右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連帶對社會整體的福祉造成影響。內閣人選的定奪永遠都會是一件國家大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228事件77周年舉辦的一個追思紀念會上,台灣國家聯盟的吳樹民先生對教育部長人選的條件表達了期許。他表示,希望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任命的教育部長,能推行「臺灣主體歷史意識」,讓臺灣人了解228事件中臺灣人民所受的災難,以便能產生臺灣人能建國的自知,假如新的教育部長未能推動臺灣主體歷史意識,臺灣要成為正常化的國家將會非常困難。

除了這公開的期許之外,坊間也流傳新教育部長應具備的五個條件。分別是:本土意識、國際觀、教育專業、經得起檢驗的道德操守、能夠接受立法委員種種挑戰與折磨的能耐。這五個條件中的第一個,與前述台灣國家聯盟的期盼若合符節。

「本土意識」其實是一個模糊的競爭性概念。也就是說,我們對本土意識的內涵,有許多不同的見解,處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態。根據ChatGPT:本土意識是指個人對自己所屬地區或國家的認同和情感……;本土意識通常體現為對自己所屬地區或國家的愛護、自豪感和對其發展的關注……。依照這種解釋,「傾向臺灣獨立建國、擺脫中國統一臺灣的意識」當然可算是一種本土意識,但這顯然不是一些人會輕易接受的本土意識。

我們在此提出另一種本土意識的概念,這意識是「珍惜且維護中華民國實施憲政民主的意識」,我們之所以對本土意識這一概念的實質內涵提出如此的主張,是因為在中華民國治理的疆域中,「民主價值與制度的維護、公民自由與人權的保障」是中華民國作為諸多華人國家之一的獨特之處。因此,當教育著眼於「培養中華民國的國民具有維護民主、自由、人權的意識」,這種教育也可以說是一種具有本土意識的教育。

我們提出這種主張的理由大致如下。第一,美國及中國大陸三番兩次提醒我們的執政者,不要踰越了台獨建國的紅線,假如賴清德挑選了一位有台獨建國意識鮮明傾向的新教育部長,在美國不插手阻撓的設定下,無異是為兩岸關係增添了引爆的柴火,也不利於新教育部長與在野黨立法委員之間的關係。

第二,有關歷史一科的課綱及教學問題,早已吵得沸沸揚揚,迄今未形成共識,也是深化社會分裂的原因之一。在賴清德已被人設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情況下,我們希望他能務實地克制自己,採取抽薪止沸的做法,先讓新部長能專心面對眼前教育當中的諸多棘手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