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歐美已經對中國的這些產品出手了:美國已對中國電動車課以25%懲罰性關稅、而且準備提高到100%,同時要對中國的零組件限制進口;葉倫對此說:「拜登總統已有承諾,我們將要讓我們的國內產業(指電動車)成功」歐盟則對中國電動車發起補貼調查。美國已對中國太陽能課高關稅,今年6月起要再對來自東南亞、被視為中國企業「洗產地」的太陽能課254%高關稅。
葉倫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指責,可以合理化歐美對中國任何產品課高關稅、設貿易障礙;這是政治理由,但在經濟上未必成立。因為一國產品無論是因生產過剩而必須出口,或是原本就專為出口而生產(出口導向的產品),與進口此產品國的政府關係不大。
再者,「產能過剩」的標準難定、原因也不同,有些是因原本就有規模經濟因素、一定要大量生產才能運作與獲利,有些則是碰到國內經濟環境改變、必須出海去化。更何況,從歷史眼光看,許多產品都曾經經歷過「產能過剩」、降價求售、產品普及化、去化產能等階段。
大部份情況下,保護主義保護的都是資本家、投資者的利益,被犧牲的則是消費者與一般民眾,而且最終也因缺乏外來競爭,未必就能讓國內的產業茁壯。這是過去的經驗,也是美國過去數十年在全球竭力推動開放經濟、自由貿易的理由。
只是一旦碰到本國產業不如他國時,美國(及歐洲)的「雙標」就來了。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確實頗有「彎道超車」之勢與可能性,有些是在技術上,有些是在市占上,例如中國生產了世界上80%左右的太陽能板、近60%的電動車、80%以上的電動車電池。
為了壓制中國發展,歐美對中國的這些產品課高關稅、設貿易障礙,雖然會讓消費者受害、也有違歐美「減碳第一」的目標,但看來似乎已是勢在必行了,「產能過剩」說為美國擴大對中貿易戰再開啟一道門,也更容易得到其它國家的共鳴,葉倫那句「美國不會接受大量中國低成本商品」已為未來擴大的貿易戰埋下伏筆,如何運用、規模大小,就存乎一心,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