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之父教會了他「這1件事」 讓普京感受到「最冷酷的現實政治」

2024-06-27 12:35

? 人氣

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訪問北京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不過彭博專欄作家米歇爾·舒曼(Michael Schuman)觀察到,俄羅斯正在感受到「最冷酷的現實政治」。(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訪問北京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不過彭博專欄作家米歇爾·舒曼(Michael Schuman)觀察到,俄羅斯正在感受到「最冷酷的現實政治」。(美聯社)

今年5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訪問北京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不過彭博專欄作家、駐北京特派員米歇爾·舒曼(Michael Schuman)觀察到,俄羅斯正在感受到「最冷酷的現實政治」。他在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表的文章中寫道:中國正在追求最冷酷的現實政治。一方面,習近平對一切可以破壞美國穩定的事情都感興趣,包括普京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文中指出,「另一方面,習近平希望盡可能限制莫斯科的專橫:『俄羅斯對中國貿易的依賴程度越高,習近平對普京的影響力就越大,他就越能向莫斯科施加更大的壓力,以推進北京的全球野心。習近平顯然打算盡可能地壓榨普京,因為普京幾乎沒有其他選擇。由於莫斯科反對北京大幅降低天然氣價格,兩國之間一項名為『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重大管道協議已陷入停滯。但習近平可以耐心等待。』」

「中國從與俄羅斯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中受益匪淺。習近平可以確保獲得從華盛頓的勢力範圍無法得到的石油供應和其他原材料。到目前為止,習近平的路線對中國極為有利,中國幾乎沒有付出任何政治代價。除此之外,鑑於兩國漫長的共同邊界,北京也非常希望俄羅斯保持『穩定』。」

文章引述在加州史丹佛大學任教的托裡吉安(Joseph Torigian)的研究分析認為,「習近平可能從他的父親那裡學到,在與莫斯科的關係中避免任何『親密』,始終保持距離。儘管習近平與普京個人相處融洽,但兩人在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上卻相距甚遠。

20240129-1979年習近平(左)與其父習仲勛(右)在海南合影。(取自微博)
20240129-1979年習近平(左)與其父習仲勛(右)在海南合影。(取自微博)

昨天中國月球探測器嫦娥6號攜帶在月球背面採集的土壤樣本成功返回到地球表面。t-online發表評論指出,「印度、美國和日本等國家都在競相探月,而另一個國家將所有國家無情超越,且帶來了不可預見的後果」。評論寫道:從技術角度太空飛行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同時也代表著一種微妙的發展:太空中的力量平衡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評論指出,2011年美國通過《沃爾夫修正案》禁止美國航天局、宇航局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合作。「但中國並未因此卻步,反而在近幾年大幅增加了航天技術的投資,並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征服和探索太空。……通過『嫦娥』計劃,中國也在執行月球探索任務。中國希望到2030年將自己的宇航員送上地球的衛星。與此同時,還將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科考站。中國的太空計劃極其宏偉。」

評論寫道:「(中國在太空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時也很危險。因為通過增加其在太空的存在,這個極權主義國家可以進一步擴大它在太空的軍事能力。這包括發展反衛星武器和其它可能威脅它國家衛星基礎設施和通信係統的技術。」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月球表面。(美聯社)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月球表面。(美聯社)

「這反過來會導致太空軍備競賽,給地球上的政治穩定帶來不可預見的後果。因此,美國對中國的太空野心持懷疑態度,並將其視為威脅,這是可以理解的。」

評論最後寫道:「但與此同時,美國應該不僅將中國取得的太空技術進步視為挑戰,也應該視為機遇。畢竟,有許多航天國家都與中國合作。」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責任編輯/林庭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