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觀點:「國軍」戰史在「國族敍事」與「紅色敍事」夾縫中沉浮

2024-08-25 07:00

? 人氣

北京官方對上述社會脈動非常明瞭。面對懷念毛澤東時代的社群民眾和官員,官方以「兩個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作為回應。「兩個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具體含義為:後三十年歷史(1979至2009)是指改革開放後的時間段,前三十年歷史則指從1949年至1979年,即廣義的毛澤東時代,二者之間不能相互否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面對「國粉」,官方除進行正面輿論反擊外,亦會從歷史視角去強調中共武裝在抗戰特別是敵後作戰中之作用。而針對民間部分輿論高揚國軍抗戰功績的輿情,官方會將其中部分帶有攻訐中共抗戰成果或質疑中共革命合法性的言論視為是「歷史虛無主義」(Historical Nihilism)的表現形式而加以反駁。2014年10月10日的中共《環球時報》在其當日報紙第15版發表題為《病態的「民國熱」是對歷史的侮辱》之社評,認為民國熱是「一個意識形態甚至政治工具,來挑戰大陸社會的主流歷史觀和對現實政治的認識,他們的鼓吹就不再是小資的東西,而是在搞惡意欺騙,他們的把戲應當毫不客氣地予以揭穿。」

因此,在既不能完全否定國軍抗戰史、又不能讓國軍抗戰議題成為衝擊中國大陸官方執政地位的微妙氛圍中,求取動態平衡將會是北京官方當下甚至可預見未來處理抗戰史的一種常態。

呈現國軍歷史 同時避開國共摩擦

對日抗戰中的國軍,在國、共、日、偽四方犬牙交錯的區域,與中共軍隊的關係極為微妙。雙方是理論上的友軍、袍澤——畢竟,抗戰時期的中共軍隊,也在國軍序列中。但實際上,雙方彼此很清楚,大家分屬不同陣營,仍舊存在敵對因子。抗戰時期,國共衝突屢屢出現。這種「亦敵亦友」的微妙狀態,對今日中國大陸的國軍歷史書寫和記錄,有很大影響。抗戰時期,國軍部隊與中共軍隊發生軍事衝突,有時亦會作為戰史被記錄在紀念碑或公墓的誌銘記文中。在此類文獻中,國軍部隊大致沿襲第一次國共戰爭之稱謂,多以「匪」之表述稱呼中共武裝。以安徽潛山的國軍第一七六師公墓為例,由范苑聲撰寫的墓志銘清楚記載「兼任剿匪…又於期間,剿除奸偽匪徒二千餘,匪患已紓」,1946年出版的《安徽文獻》亦是全文登載墓誌銘。不過,2016年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安慶新文化百年1915-2015》(隨筆卷)在收錄第一七六師墓誌銘時,將涉及「匪」之文字悉數刪除。刪除原因,究竟是編者的上一手文獻來源便已是刪除文本、抑或是為順利出版之需要而刻意刪除,無從得知。但可以據此看出,對日抗戰時期的國軍與中共武裝之關係,在中國大陸仍屬極為重要之議題;史家力求在歷史真實與現實間求取平衡,即在褒揚國軍抗戰的同時,會謹慎呈現甚至迴避國軍與中共方面之摩擦歷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