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約你去打羽毛球」在香港無意間成為了一種新的「性暗示」,這跟香港教育局一份涉及性教育的支援教材有關,裡面提及,若有性衝動的時候可到運動場去打羽毛球。
近日,香港教育局上載了一份中三級的「公民、經濟與社會科」支援教材,當中有關「青少年與親密關係」的部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裡面提及有關學生需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建議學生簽訂承諾書定下親密界線等內容都惹來爭議。
不少聲音質疑教育局的性教育教材裡面的價值觀過時落後、未能跟上現代社會的發展,遭到教育局發文反駁,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電視節目上回應指教材並非保守,又稱需要向初中學生提供傳統的價值觀,而中華文化社會是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有關注人士擔心,該份教材會進一步鞏固與「性」有關的污名與禁忌、或會增長校園內的欺凌行為,甚至會為性小眾學生帶來更多困擾。
學校裡的性教育
今年22歲的Circle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 看完教育局的教材後,感覺是要把其希望推行的價值觀加諸在學生身上,而忽視了其他理解性與性別的角度可能性,她認為這份教材也強化了一些固有、刻板的性別角色定型,「已經假定了男性會有性衝動,但本身女性都可能會有性的慾望或者好奇,這是強化了男生或女生應有的樣子」。
Circle記得,自己中學時候就讀有宗教背景的女校,當學校邀請外面的機構為學生教授性教育的時候,都會偏向尋找意識形態比較保守的機構,除了不支持婚前性行為外,「也會用一種讓你感到內疚的角度去教授,例如講未婚懷孕,就會說如果要墮胎你會非常內疚,不斷強化你是在殘害一個生命的角度」。
另一方面,她在課堂裡面接觸到的性教育機會其實並不多,她記得主要是在上生物課的時候,老師會以科學的角度去教授,「會感受到老師教這部分的時候會輕輕帶過,例如教授一個性行為是怎樣發生的時候,只以簡單一句說大家彼此相愛然後就發生,用很科學的語言去講這一個行為,會感覺到他(老師)的尷尬」。
今年剛滿18歲並正在就讀國際學校的中學生Callie也有類似的感受。
Callie說,中一至中三的時候,她就讀香港本地男女校,到了中四才轉到國際學校。在初中的時候,她同樣是在生物科的課堂上接觸到相關的知識,但她覺得並不足夠,「可能只是講到人體的時候會講幾句,男同學在聽到這些的時候又會笑,老師都會尷尬」。她認為這樣的氣氛很難有一個機會讓老師詳細地教授到性教育。
香港家計會自1981年起,每五年都會做一次「青少年與性研究」的調查,以了解中學生的性觀念及性知識水平。據2022年發佈的「2021年青少年與性研究」調查,發現中學生的性知識仍然未如理想,特別是中一及中二學生維持較低分水平;另一方面,中學生透過社交媒體接觸色情內容、影像性暴力及裸聊的情況有所增加。當時家計會呼籲學校及家庭應加強推行全面性教育、以及媒體與資訊素養教育,建議應從較低年級開始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