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約你去打羽毛球」成為新的性暗示:香港性教育惹議,應該如何跟中學生談「性」

2024-09-09 11:00

? 人氣

今年18歲的Amanda認為,香港欠缺多角度的性別教育導致LGBT+群體容易遭到污名化,「例如人們現在仍然會以Gay來作為眨義詞形容其他人,缺乏真正的理解」,性傾向為無性戀者的她,也曾在與別人聊天的時候感受過不被理解的時刻,「有時候也不想解釋」。 Callie說,以往在本地學校就讀的時候,有時候聽到男同學談論性方面的事宜,都讓她感到不太舒適,「比如談論異性戀的時候,就會貶低同性戀的人,在那個環境會比較難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黃小姐認為,學生之間利用性取向及性別認同作為取笑的話題時,亦是在鞏固性及LGBT+作為禁忌的文化。過去她曾經在學校遇到過有性小眾學生被欺凌的情況發生,有學生因為接受不到自己的性別身份而受到困擾,「需要親自去跟他們去聊天,但學校是不會給予到支援」。

尹智豪說,這只會導致性小眾學生更加不願意去和別人談論自身遇到的問題與困擾,「一定不會去找學校的長輩講,朋輩間又可能營造了一個歧視的狀況,亦會擔心能不能夠讓朋友知道」。他提及過往也有一些報導提及性小眾學生輕生的新聞,「過往其實都有懷疑是性小眾學童得不到相應支援而自殺的新聞,但看不到大家有討論」。

強化「指責受害人」的迷思

公經社科的教材裡面,建議女生要避免性感衣著以刺激男生有性衝動。

尹智豪擔心,以上的例子除了有明顯的性別取向及性別定型之外,對於他們正在進行有關預防性暴力的工作也有反作用效果,「好像當有一些性暴力事件,或者沒有consent的親密接觸,就是因為女性穿衣服少而引起」。他說,不少遭遇性暴力的受害者都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批評,「會讓她們覺得很自責、很羞愧」,導致受害者更難以去尋求協助。

他擔憂這些例子及價值會進一步鞏固目前社會已彌漫「指責受害人」的聲音,以及鼓勵別人進行「蕩婦羞辱」,而且在校園裡面亦容易孕育出欺凌的環境,「因為在道德上分了性的好壞,維持貞潔就是好,就是一種守貞教育,如果有其他類型的人,會否就出現校園欺凌、集體去進行蕩婦羞辱?遇到性暴力的人會否又被人視為是不檢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8年發表《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 (修訂版)》,裡面提及省略關鍵主題會使全面性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對月經問題的迴避可能會使社會對月經持續抱有負面態度;其他例子亦包括性行為、避孕方法、 基於性傾向或社會性別認同的歧視等,《綱要》提及,對於這些話題保持沉默或刻意迴避或會加深學習者對於這些內容的污名、羞恥感和無知,導致弱勢及邊緣化群體面臨更多的風險,同時增加他們求助時遇到的困難。

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數據指出,亞太地區只有不到35%的年輕人曾在學校裡面接受過性教育。在亞洲地區,台灣的性教育並沒有專科,而是分到不同的領域科目中,當中「健康與體育領域」佔大部分,教育部於2018年更新課程,細分從小學到高中的性教育學習內容和進度,規畫好一周需有四小時的教學時數。日本的性教育被視為落後於國際標凖,以「純潔教育」、科學手法闡明性行為的方式去進行性教育。中國則於2020年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首次提出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對於香港性教育有關的教材被傳播到國際層面,Callie雖然覺得能夠引起關注是好事,但她希望這次的事件不要只停留在取笑的階段就結束,「而是大家去思考教材本身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