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泳夏專文:原香港正在消亡,新香港正在誕生

2024-09-23 07:10

? 人氣

正如前述提及,身分認同會隨著外部衝擊或內部紛爭發生改變。1997年香港回歸後,中國與香港出現許多衝突。前者努力以堅定的中國意識拉攏後者,後者則努力守護自身認同。然而,與毫不動搖的中國意識相比,香港的身分認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分化。就像香港認同感經過生成、分化和重組,歷史不會滅亡,只會不斷編寫和重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說,世界人口巧妙的使男女比例維持各半,除非人為調整,否則將會一直保持不變。我想假設大腦結構的比例也是如此,並將其命名為「三三四的假設」,換言之,世界各國國民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三成保守、三成進步、四成中立」。若要以科學角度證明,便需要更多國家的資料,但從韓國、台灣、香港的情況來看,三三四的結構相當穩固。

美國的狀況是,根據分析民主黨或共和黨支持勢力的資料或大選結果,表現出緊繃的均衡態勢。在沒有重大議題時,選舉時常以細微差異作結,保守派和進步派也依舊為了獲得中間選民的票而相互鬥爭。

事實上,從美國和韓國的選舉來看,取決於如何蠶食和撼動中間選民,香港也是如此。香港引以為傲的廣大「第三空間」,即中間地帶,其寬度隨著政經情況產生巨大變化。

因此,若平時回答「我是香港人」的比例約是三成,那麼這個數值在雨傘革命或反送中運動盛行時,足足超過七成,那時原本中立的四成群眾,也會突然接受香港意識。也就是說,香港的危境或危機意識,凝聚港人的身分認同。

中間地帶依照政治與經濟流動。當然,以「中國」這個國家和民族性為優先的三成民眾是毫不動搖的,但態度不明確的四成人群,會在其中觀察情勢變化,猶豫要站到哪一邊,而且不只香港社會如此。

在2006年回歸10週年時,代表香港,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中文人文雜誌《明報月刊》發表名為「中立的文化空間」特輯。在中國國家意識型態像海嘯般席捲香港社會的時刻,人文雜誌能做出什麼樣的對抗?或許,只能間接展示中立的價值有多麼珍貴。

在該特輯中,中國學者章詒和發布題為〈我們有「中立空間」嗎〉的挑釁性論文。她說,中國人一直以來都生活在被嚴格區分的等級和標準內,即好壞、上下、左右、高低、貴賤、貧富等社會中,絕大多數的老百姓一生都在其中謀生。

平時一有機會就高度評價香港文化價值的劉再復,也一語道破香港作為第三空間的重要性。他在特輯中發表的論文〈再論「第三話語空間」〉,引用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imilian Karl Emil Weber)的價值中立概念,相較於中國只存在非我即敵,香港的第三空間在兩岸三地(中國、香港、台灣)最為廣闊。不僅如此,眾多學者對香港這個「灰色地帶」,給予相當多正面評價,因為它既不左也不右,是從另一個角度證明香港的自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