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降低「班級學生人數」以提升教育品質

2024-11-11 05:50

? 人氣

因應少子化更該降低國中、小班級學生人數

國內、外許多有關校內輔導推行、融合教育推廣的文獻,直指「導師」為重要推手,有些甚至歸因導師專業知能不足夠而實施成效有限。但本文要強調的是:導師職責已從單面向關注學生個人學習,進展成需要多面向教導與輔導的層次。導師樂意提升專業知能,但是這些「更多」的工作內容,無法單以「犧牲奉獻」一詞帶過,也無法單以「提高導師津貼」來解決。要確保精緻教育品質,還是需要思考「降低班級學生人數」,讓導師有充足的時間、精力,做好做滿做到扎實,這才是教育品質的保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99學年度時,小一新生數高於21萬人,當時平均班級學生數為29人,105學年度新生人數逐年明顯減少,112學年度則減少到19萬人以下,6年後亦會在國中階段反應出來。但112學年度修正的《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小學班級學生數上限仍為29人、國中仍為30人。

教育當局為了符應國際化、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應該適時考量不同區域性質、導師實際需求,在增加導師工作內容、增加工作量時,也要體察導師所身負的肩重。羊毛出在羊身上,教育品質執行與把關在於導師,在落實融合教育、正向管教、品德教育……之際,請行政長官考慮降低班級學生人數。一個提高導師加給的策略,是否解決了現場導師的需求,還是把無止盡放大的導師職責合理化?

教育部網站提出112學年度全臺灣國小平均每班人數23.2人,國中則為25.9人。但是實際情況是偏遠地區學校的導師面對少班、少子化(班級平均學生數為個位數)必須兼職其他工作;都會區學校普遍學生人數為27-29人。這個平均「23.2」、「25.9」人並不能真實呈現各校、各班的實際情況,日前教育部甚至預測到128學年度,小一入學人數降至12.8萬人。政府已經預測出生人口數的下降,當更該因應整體環境衍生出的不同教育需求,思考因時、因地制宜的班級數、人數。

只有當導師擁有良善的工作環境與合理的學生負擔,才能真正完善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教育需求,要實現高品質教育,教育相關人員及家長請大聲向政府倡議「降低國中、小班級學生人數」的編制!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