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預測,這個每月領取退休金的人群,消費潛力不穿小覷。中國官方機構在今年初曾推算,203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消費的基準規模將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27%——假如養老金持續增長和福利更加完善,更樂觀的預計將是10.75%,以及至2050年的20.74%。
一些對中國老齡化社會潛藏價值的研究報告則指,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開始更關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因而在文娛產業上的消費潛力巨大。中國當局也鼓勵各界發展推動豐富老年人生活的「銀髮經濟」產業,其中包括面向老年人的文學、影視和短影音行業。
張毅相信,中國微短劇的「千億市場」會很快形成,而中老年消費群體將會是一支持續的主力軍。
年近70歲的退休人士徐阿姨是微短劇的付費用戶。她記得自己也是在最近兩年開始在手機上接觸並逐漸習慣刷微短劇,然後開始為喜歡看的短劇付費。
「剛開始不會付,都讓子女幫著付,後來子女教,就在手機上學會自己付了,」徐阿姨通過中間人向BBC中文這樣描述自己的消費方式,「不過幾塊錢這種,就點了,多了也捨不得。」
她最近在經常刷一部講述老年人閃婚的短劇,記不起名字,但是說得出當中令她有所共鳴的原因:「你知道現在很多老年人也是一個人,也孤單啊,有的老年人也希望有個伴吧,就看看這些劇。」
徐阿姨說,她現在孫子都上大學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就是每天跳跳廣場舞,或者和老朋友出去玩,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手機裡的「新鮮玩意兒」:「這樣我們也能更多地了解現代社會情況,不至於太脫節。」
如今在互聯網上面對徐阿姨這一類受眾的微短劇非常多,且流行得非常快。本文開頭描述的是今年迄今流量最火爆的微短劇《閃婚老伴是豪門》裡的情節。它被媒體形容為「中老年人的偶像劇」,在8月底上線後兩週內在抖音上的話題總量超過25億,在原生播放平台上播放量超過5億,連續多天佔據行業榜單頭名。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林健認為,面向中老年人的微短劇出現和流行是一種「必然」。
「越來越多的老年群體,不管是城市的還是農村的,他們開始進入到中國的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林健向BBC中文表示,「他們其實已經是一個很龐大的互聯網人群。」
秒針系統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35至44歲人群在微短劇消費中佔比仍然最高,但中老年人已經慢慢追上來。
市場分析師張毅表示,年輕的職場人有消費力,但是在休閒時間上無法和老年人相比。
「尤其是60歲左右的人群,他們因為生活節奏慢下來以後,需要更多的娛樂、社交以及消遣,這也是一個因素,」張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