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中共對當地華人的了解是「地域的」,因此採取彈性的親近政策。華人的概念很複雜,中華民族和華僑兩個概念無法相等,漢化未深的族群在當地很多,如苗族等等,事實上也是中華民族,華人村中真正保留中華文化的「華僑」或「漢人」人數比例不盡相同。
中共對以漢化不深在當地所謂「少數民族」居多的華人村作為接觸對象,在當地華校學習中文是以溝通和實用為原則的目標下,鼓勵華校使用簡體字作為教材,不僅提供當地華校學生免費到大陸升學機會,也提供教材和師資,加上對岸大學設有漢語教學系要求學生海外實習,甚至主動「登陸」使用正體字的華校,無形中為華校提供較為長期的師資來源,伴隨教材和網路的使用,清萊當地華校很多放棄台灣泰北版華文教材,而改用簡體字教材,反而原先使用正體字教材的學校數急速下降中。
相反的,我們對泰北華人村的概念侷限在異域電影和亞細亞孤兒的概念中,因此在當地採取的僑教措施相對中共而言很單一性,侷限在「華僑」這個概念,早期華校設置確實是當地國軍部隊中領導者的構想,在泰國落地生根就要解決子女教育問題,這一批的華人等同於現在的華僑,當時的時空環境,當地僑校等於中華民國義務教育的海外版,從我國華僑學校規程的內容可知。
但當地有所謂中華民族但並非漢人的族群,如擺夷和苗族等等,這些族群可能是文革時大量進入泰國,早期國軍部隊由於戰爭原因而進入泰北,人數傷亡慘重,真正落地生根的人也是和當地「非華人族群」女性通婚,恐怕我們的僑委會要去思考這個問題-華人和華僑。
還有,台灣去中國化對照中共高舉文化大旗,中共合理地進入當地華校。隨著國內政黨輪替,中國和台灣在內涵上的區別就更加明顯,「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改名為「中華救助總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甚至婦聯會和中華救助總會曾經在當地建起的扶助方式,逐漸改為由僑委會來負責當地僑民事務,這等於民間管道削弱,但官方機構根本無法達到以前深入當地的地步。
泰國清萊山區華人村謹遵中國文化傳統,凡是中國習俗保留的比台灣更徹底,節日都是依照早期國民政府訂定的節日,甚至連山中「非漢人民族」都模仿漢人過起農曆新年,個人親身和拉怙族過起農曆年,還有教師節,個人今年在當地就參加了三次祭孔典禮。
對岸的基金會在宣揚中華文化的口號下,參加各種華人當地的節慶,並主動舉辦各項活動宣揚中華文化,藉以凝聚當地中國人的向心力,有計畫地進入清萊山中華校,甚至接手為數不少的當地華校。相反的台灣去中國化的措施,導致和當地華人傳統習俗脫離,僑委會以附帶宣揚台灣文化的條件,才願意撥付經費贊助當地活動的措施,逐漸導致和當地華校情感上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