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我有機會在北京專訪林麗韞。她是日本殖民時代的臺灣臺中清水出生,戰中到戰後在神戶長大的中共臺籍高幹。她父親林水永在神戶經商,據他親戚蔡坤霖口述,林水永戰前在臺灣生活時,被懷疑他和臺共(戰前日共領導的「台灣民族支部」)有關,就曾經受到特高員警的跟蹤。據林麗韞的回憶,本來對臺灣光復感到狂喜的父親,應該是受到二二八事件的影響,後來公開批評國府的失政。二二八事件後,林麗韞在父親身邊曾經見過好幾位因為害怕在事件後受到清算、因此偷渡逃來日本的臺灣青年。林麗韞說「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有些臺灣年輕人逃到日本,父親接受了其中一些人,關照他們的工作等」。林水永在神戶僑界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公開跟國府翻臉,所以馬上就出現在黑名單。林麗韞稱,後來神戶的華僑社會也分成國共兩派,不過臺籍僑民還是受到二二八事件的影響,左傾人士相對地多了。
在燕京吹沙塵暴的季節,聽到林麗韞的回顧時,忽然想起1995年1月17日在電臺走廊打開看紙條時看到的地址,同時想起來在寒冷災區餘震中,吐著白煙仰望嚴重損壞的大樓時感到之莫名不安。那時,也許我在故鄉的小巷裡看到連結著日本和臺海兩岸之「歷史暗渠」末端。
*作者為旅臺資深日本媒體人,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