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冷戰進一步突顯格陵蘭的重要性,蘇聯如果要以飛彈攻擊美國本土,飛經格陵蘭上空會是最短路線。格陵蘭-冰島-英國間隙(GIUK gap)則是蘇聯潛艦進出北大西洋的必經之路。1946年美國政府再次出價1億美元要買格陵蘭,但是被丹麥政府婉拒。買賣不成仁義在,美軍從此長期駐紮格陵蘭,經常進行演習,舊稱土勒空軍基地(Thule Air Base)的皮圖菲克太空基地(Pituffik SpaceBase)尤其重要,它是美軍在全球緯度最高的基地,更是美國彈道飛彈防禦體系的重鎮。軍事戰略地位之外,對於隨著全球暖化、海冰減少而日漸開通的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格陵蘭也有控扼的作用。
全球暖化還為格陵蘭帶來另一項契機:在格陵蘭冰封的凍原下方,蘊藏極為豐富的未開發礦產資源,除了石油與天然氣,還有鈾、金、鉑、鋅、銅、鋰、鈷、鎳、石墨和稀土金屬,從智慧型手機、太陽能板、電動汽車、人工智慧(AI)到戰鬥機都需要。稀土尤其受矚目,因為目前市場由中國一手壟斷,西方國家積極尋求替代來源。
《華爾街日報》 引述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中心(CRS)的一份報告指出,一艘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潛艦需要大約9200磅稀土材料,而一架F-35戰鬥機需要約920磅。美國72%的稀土進口、40%以上的石墨需求依賴中國。歐盟執委員則表示,在其認定對歐洲工業和綠色轉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34種關鍵原物料中,有25種可以在格陵蘭找到。當然,要將這些資源開採出來絕非易事。格陵蘭氣候條件嚴酷、基礎設施薄弱、交通運輸危險。格陵蘭人口不到6萬人,而且持續減少,任何大型開採計畫都必須引進外來勞工。格陵蘭目前只有兩座礦山正在運作,都不涉及關鍵礦物的開採。
面對川普最新出招,格陵蘭總理艾格德(Múte Egede)硬中帶軟,表示他們不想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但希望在國防方面與美國開展更深入的合作,更歡迎美國投資格陵蘭採礦業。對此,丹麥政府隨即宣布大幅增加對格陵蘭的國防支出,媒體估計約為120億至150億丹麥克朗,至少相當於15億美元。丹麥國防學院研究員凱爾高德(Steen Kjaergaard)對BBC 表示 ,川普可能是為了向丹麥施壓,才揚言要併吞格陵蘭:「我認為川普很聰明……他透過提高對這個議題的關注,促使丹麥優先考慮其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力量。」果真如此,川普及其團隊最要防範的對象恐怕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國際關係學者蒙哥馬利(Scott L. Montgomery) 指出 ,中國對至少10年前就開始覬覦格陵蘭,雙方高層頗有接觸,探討在採礦、機場、港口、水力發電等方面的合作計畫,甚至有中國企業想要買下一座廢棄的丹麥海軍基地。當然,格陵蘭已是美國的「後院」,美國與丹麥政府不可能放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 分析 認為,對美國及其盟邦而言,「購買格陵蘭」的確是一門好交易,格陵蘭人民也將直接受惠;粗估500億美元的價碼只是美國年度國防支出的20分之一,九牛一毛。
只可惜「交易大師」川普粗暴手法令人厭惡,而且喊話對象根本錯誤:真正有權批准這筆交易的一方不是丹麥政府,而是格陵蘭有自決權的5萬7000位人民。川普一副橫行霸道的黑道教父嘴臉,加上他先前威脅歐盟(關稅)、威脅加拿大(併吞為美國第51州)、威脅墨西哥(關稅)、威脅巴拿馬(巴拿馬運河)的言行,在在昭告世人:「川普2.0」對外不僅是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而且是美國唯一(America Only),只要被他認定為傷害美國利益或佔美國便宜,就算「盟邦」也會淪為他打擊的對象。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專業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