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戰俘命運大不同
另外由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出版的《戰鬥與被囚中的群體行為》一書中也有一份統計顯示:這些選擇到中華民國臺灣的14,000多名反共戰俘中,其中有9,549人(在蔣經國呈反共義士就業輔導處工作總報告中,為9,234人)曾在國民黨軍政部門中工作過--這些人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國軍戰俘,恰好佔總數的2/3。但這些反共戰俘裡的另外那1/3的背景則屬於共產黨所謂「根紅苗正」的人數量也多達4,700多人(註三),像在1952年10月初於「白馬山戰役」(註四)前就向南韓第9師投誠,使得韓軍可以在事先加強白馬山的戰備,最後打贏戰役的志願軍文化教員--谷中蛟先生因為從未參加過國軍,所以(勉強)可以被歸納為這一類。
而在選擇回歸中國大陸的那7,000餘志願軍戰俘中,屬於「根紅苗正」的戰俘大約是5,000人。這說明了,即使是那些被歸類為「根紅苗正」的老解放軍(志願軍)官兵,最終選擇反共不歸路的也接近一半,或許就因為他們來自共產黨,非常清楚的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回大陸之後的處境堪憂。而歷史的發展也證實,當年選擇到中華民國臺灣的志願軍戰俘,之後再從軍的比例雖高達97.4%。但當他們逐漸因年齡問題從軍中退伍後,除了國家所給予的退撫外,部分單身未婚者也被政府安排住進台北三峽鎮白雞山區的榮民之家--「忠義山莊(民國64年10月遷入)」安享晚年。當時進住人數最多時有4,063人,到2018年的統計,這群飽經戰亂流離顛沛之苦的老兵逐漸凋零,只剩下84人左右(註五)。
有不少老兵在政府開放探親時返回大陸老家或是選擇落葉歸根,他們大多受到大陸各地方統戰部門的盛情招待。反觀當年那些選擇回到大陸的共軍戰俘卻被視為對黨國不忠,終生都被「控制使用」,就是說這些人被視為是從敵對陣營那邊投誠過來的、是不能信任的,因為當時在共產黨的眼裡「戰俘」這個名詞與「叛徒」、「特務」之類的名詞沒有太大的區別。使得這些人一回國就遭到開除黨籍和軍職的處罰,之後還要接受密集的思想檢查,許多人甚至被強迫到農場墾荒,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個個都被視為──牛鬼蛇神、大叛徒,不但遭到嚴重的批鬥,有些還被毒打身亡,幸運逃過一劫的人,到晚年卻仍舊窮困潦倒,一生受盡「祖國」的汙辱。直到1980年,中共中央下發了《關於志願軍被俘歸來人員問題的復查處理意見》的第74號文件,才全面地恢復了這些人的名譽,但很多人早已不在人世,而他們已經逝去的年輕時光以及所受的冤屈與汙辱,已經無人能替他們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