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接納難民,社會將變怎樣?面對難民兒童的教育,荷蘭小學老師這樣教…

2017-01-10 12:06

? 人氣

接受教育對難民兒童的生活重建極為重要。(美聯社)

接受教育對難民兒童的生活重建極為重要。(美聯社)

這是第一次撰寫有關難民議題文章,記得去年夏天回台之際,接受到很多親友關心,聊天過程裡不乏詢問原本安靜舒適的歐洲生活,近年來是不是有了危機四伏的不安全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說「沒有」是騙人的!當歐洲各國開啟門戶接納蜂擁而至的難民當下,早已知道這將是一連串更多危機衝突的開端,但日子天天在過、地球依舊轉動,當地居民也不能因嚥廢食就把自己關在家裡不出門,生活照舊、作息如常,只是外出時危機感的腎上腺素會分泌較多,行動都會謹慎許多。

其實對難民本身來說,也是一項痛苦抉擇,有些家庭並非如同新聞畫面裡盡是貧窮人家,有很多人在母國從事良好職業、穩定收入,其中不乏球隊教練、醫生、老師...但一場看似沒有止境的戰爭,「保命與平安」是唯一上策,只有離開才有生存下去機會,可以全家平平安安在一起已是不幸裡的大幸。

但荷蘭政府如何照顧到這龐大的移民潮,讓他們在等待新身分同時漸進融入新環境,「基礎教育」就是其中一項向下扎根的落實方針,全荷蘭平均分散難民營或住所,在當地鄰近小學將提供難民兒童完全荷蘭式的語言課程。

說到荷蘭幼教不得不提及Ruben拔大姊(之前常提及的布爾家大姊),本身是4個孩子的媽更是家裡生活總管,所有大小事情一手全包,擁有教學執照的她還是鄰近小鎮最愛聘請的臨時老師,教學經驗已經長達十多年,就連自身4個孩子以及Rory、Ethan班級都任職過代課老師,也因為她勇敢、開朗兼具幽默性格鮮明,記得去年約這時Ethan班上發生同學家長身亡事件,在追弔會當天,學校特地請她至校幫忙電話過濾及嚴拒媒體追訪,坐鎮氣勢凜然果真奏效,就連當校教職員都對她現場掌控的遊刃有餘都佩服不已!

基於出色的職場表現,布爾家大姊去年受聘於一間當地小學新職,這次不同以往普通小學代課,而是擔任難民兒童的荷蘭文語言指導老師,年紀約7-12歲的難民小朋友編列一班,因為他們語言程度現階段還無法至一般小學就讀,先把荷蘭文扎實學習才是首重之道,這對布爾家大姊來說的確是一項新挑戰,但當下她想到了我,我也是從一句荷蘭文都不會走到現在,在沒有太多疑慮情況之下她接手這項全新任務。

學期一開始並沒有課本,完全是老師與小朋友們藉由互動、肢體語言、遊戲與小對話來將荷蘭單字及語句連串起來,感覺比較像是荷蘭幼兒園的教學步驟,雖起步緩慢但無害處,而是如何把語言以有趣且不艱澀方式讓外國孩子自然吸收才是學習效益,畢竟當孩子們放學之後,家裡還是說著另一種語言過著另一種文化。

除了語言教學,觀念想法指引也是一門學問,有個孩子曾經問過她一個問題非常值得省思,他問:「荷蘭是個自由國度,那是不是代表做任何事都可以,完全自由無約束?」

布爾家大姊馬上立即指正,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並非無限上綱,如果只憑一己所欲卻侵犯他人,這並非自由本意,記得學會專重他人與互相包容才是真自由。

因為如此,她的教學方式結合荷蘭式生活體驗,當耶誕假期兩周寒假,本說老師們當然也都放假愉快,她卻趁著假期做了家庭親訪,先與學生家長約好,擇日去小朋友家一起下廚料理,她做荷蘭菜,小朋友家長回饋母國料理,藉由食物分享來拉近距離的確皆大歡喜,隔天聽說她又帶著荷蘭煎餅去另一小朋友家下午茶!

這樣直接將愛與關懷的貼心家庭訪問,相信對難民家庭來說著實是寒冬裡的一道暖流。

1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瘋荷日曆 My Dutch LifeStyle(原文標題:面對難民兒童 荷蘭小學老師這樣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