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外科醫生的壓力相當大,但「小劉醫生」劉宗瑀認為,「外科是最激動人心的」。此外,她也撰寫部落格關注醫護勞動人權、並分享醫療和外科的經驗。這篇訪問中,她分享當醫生後看到的事......
在就讀醫學院時,劉宗瑀選擇了最有挑戰性的外科,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又身兼了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即使同時擁有許多責任,她依然以專業關切的角度對待每個病人,因此有了「小劉醫生」這樣親切的稱呼。
診間內的同理心
醫院內常常安排年輕的精神科醫師來上課,課程有一部分在述說要以何種方式告知患者關於他/她目前的生理狀況,尤其是當患者的病症較為嚴重時。
過程中有個動作經常被提及、練習,就是在患者情緒較為激動時,適時地遞上衛生紙。
這個動作在練習時,部分資深醫師做來彆扭,因為這與過去的實際處理情形不同,看診時不太可能只面對現在的患者,也須顧及後續的患者的權益。
若患者得知消息後陷入較悲觀的情緒,無法冷靜地聽取醫師對未來的治療建議時,醫師當下轉化成輔導的角色,可能會讓門診的進度停滯了。因此,這時有些醫師可能會以理性的角度說出「不要再哭了,這對病症沒有幫助」、「後面還有很多患者,我們冷靜一點」,在我們看來「不具同理心」的話。
其實診間裡還有另一個專業的角色-護理師,若是能夠即時幫忙應對這樣的狀況,診間內的專業分工才能兼具效率與同理心。
「察覺」是很重要的,不管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若能查覺到對方在情緒上或行為上的轉變,才能去思考對方的立場與心境,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同理。
資源配置的難題
人滿為「患」在大型醫院常常發生,除了客觀條件的醫療設備較為齊全,民眾求平安的心理因素,也是吸引大家來診的原因。這些都將轉化成工作量,在一個時段中,醫師的責任是將院方安排的掛號數量問診完畢,因此速度(或效率)成為考量。
這也跟醫院分級制度,以及長久以來的爭議-在台灣看病是不是太便宜了-有關。分級制度的概念是希望民眾依據本身的症狀到較適合的醫院求診,同時也告訴民眾哪一家醫院是「大醫院」。
由於台灣本身的地理因素,「越級求診」的成本相當低,再加上官方的配套方案:雙向轉診制度、家庭醫師等概念運作成效不如預期。
而全民健保制度從根本上就有「福利還是保險」的爭議,以目前的健保收費制度而言,先不針對每年繳交費用分級設定探討,就單一次門診的部分負擔而言,儘管有差別取價,但價格區間差距卻不大,而這也是將民眾引導致大型醫療機構的誘因。
「自我實現無須遮掩」
每個人的生命目標不同,有些人看重自己多一些、有些人看重社會多一點,並無高下之分,因為在過程中或是完成時,最終的滿足感受還是反饋到自身,成功與失敗是來自自我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