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87年前德國人願意將選票投給納粹黨?揭秘希特勒利用「民意」成為瘋狂獨裁者的驚悚真相

2021-01-22 12:00

? 人氣

希特勒將原本一個民選體制的政黨轉化成軍事化的組織,包括建立衝鋒隊維持黨內紀律,恐嚇反對者。(圖/徐宗懋圖文館)

希特勒將原本一個民選體制的政黨轉化成軍事化的組織,包括建立衝鋒隊維持黨內紀律,恐嚇反對者。(圖/徐宗懋圖文館)

希特勒獨裁地位的樹立最特別之處,在於他不是用槍桿子武裝革命登上權力的最高峰,而是依靠民選制度,由選民一票一票把納粹黨推上執政地位。這無疑勾起一項政治哲學的深思,民選不必然等於民主。選民可能會投票支持一項非常殘酷的政策,或者實行殘酷政策的政黨。這個以選票取得最大權力的政黨,可能藉此解釋它的殘酷政策是「民意」,或者「人民的意願」。更可以宣稱這就是「人民直接的民主」。這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民主所需要的權力制衡,以及人權文明的普遍性,不能以任何名義剝奪的。用選票剝奪人權,不僅不是民主,反而是最極端的獨裁,因為它是以人民的意願作為理由,從而得以為所欲為,犯下人類史上最殘忍恐怖的罪行。這就是以民選方式取得獨裁的地位,是一種值得警惕的政治方程式,在每一個歷史階段、每一個國家都有可能以不同的規模重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下我們簡述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歷次選舉中的紀錄:

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出獄,由於社會氛圍的轉變,希特勒放棄了以街頭暴動來獲得權力的方式,他轉而開始以合法手段來取得政治權力。在他出獄那年12月的國會選舉中,納粹黨獲得3%的票數,勉強取得了14個國會議席。4年後的選舉中,納粹黨僅取得了2.6%的票數,僅獲12個國會議席。1930年,全球陷入了一次經濟大蕭條之中,德國也無可倖免的受到了嚴重的經濟打擊。希特勒抓準了這次機會,並且納粹黨在1930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得了107個席位,成為了國會第二大黨。1932年,希特勒參與了總統選舉,不過兩輪選舉中都只會得第二高票,未能擊敗興登堡。儘管如此,希特勒率領的納粹黨仍在同年7月的國會選舉中獲得230個席次,成為國會第一大黨,由於納粹黨在國會中獲得大多數的議席,沒有納粹黨的支持根本難以在國會推動任何活動,希特勒也不同意出任副總理一職。曾有人建言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總理,不過興登堡起初並沒有答應。接著在德國政界人士相互的矛盾衝突之下,興登堡最終任命希特勒為總理,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成為德國總理。1934年8月2日,總統興登堡病逝,由希特勒主導的內閣成功推動了一項法案,該法案將總統的權力授予了總理希特勒,使希特勒成為國家元首,令希特勒獲得掌控德國軍隊的武力,希特勒的獨裁統治正式拉開了序幕。

所以簡單說,納粹黨取得權力的過程費了10年左右,並非突然而然,而是漸進的,而且跟著德國的內外環境有關,他雖然參加選舉,但使用恐嚇和暴力的手段。以下是簡單的奪權條件評析: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徐宗懋圖文館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