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何成必讀經典?回顧章回小說的歷史,原來是靠這群人打響名號

2021-11-14 09:00

? 人氣

章回小說來自於「說書」,其內容原本是用說的,而如今流傳的《三國演義》、《水滸傳》都有「話本」形式的前身。(示意圖/取自IMDb)

章回小說來自於「說書」,其內容原本是用說的,而如今流傳的《三國演義》、《水滸傳》都有「話本」形式的前身。(示意圖/取自IMDb)

這種職業觀眾的心態與需求,也有助於我們了解明代章回小說的發展軌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說書、話本、章回小說與觀眾

章回小說的淵源來自「說書」,其內容原本是用說的。今本《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有「話本」形式的前身。「話本」指的是說話人所本,也就是他們說書時用的底本。說書這個行業是師徒相承的,前一代將講的主要內容抄錄下來,一方面作為自己演說時的備忘,另一方面可以用來訓練徒弟,再留給徒弟。

因此,話本其實是工作本子,不是給一般讀者看的。話本會用說話的口氣寫,而不是用正式的文言文,因為是為說話人實際應用而寫的。話本的目標讀者是說書這行的同業圈內人,往往在內容上有很多減省,只保留故事骨幹,或是其中重要段子的重點,其他的則由說書人在實際說話時加油添醋、即興發揮。

宋朝開始出現話本。那個時代的說書人一般不會定著於一處,而是有點像西方中古時期的吟遊詩人,走到哪裡講到哪裡。一個地方不會待太久,待個幾天幾夜,將一個故事講完了,就往下一個村落或城鎮去尋找別的聽眾。聽眾一直在換,故事就可以不用換,只需要少數幾套故事便夠用了。

就像戲曲受到城市生活條件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在鄉間的移動說書環境,到了城市裡也就固定下來。地點固定了,往往連時間也固定了。有茶樓、有勾欄提供演出的公共空間,有習慣在這些公共空間看表演的觀眾,他們會反覆造訪,形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於是說書人不能講同樣一套或幾套故事,觀眾聽過、聽膩了,當然就不願意再進來消費。

此外,這些觀眾不是偶爾聽故事、逢年過節能找來專業說書人就興奮期待的鄉下人;他們聽得多了,自然形成對於專業說書的要求,用這套愈來愈高的標準去尋找夠格的、能讓他們得到娛樂消閒效果的對象。

章回小說的出現,相當程度是因應這種說書新環境而產生的。為了招徠並應付這種常客,所以今天講到結尾時,就預留一個鉤子、設一個懸疑,告訴他們「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曉」,這樣客人們就有動機明日又進來喝茶了。

第一回講完了有第二回,第二回講完了有第三回,客人們不知道到底一共有幾回,往往說書人也不見得知道。有人想聽,說書人就繼續編下去,編到沒有人想聽了當然就結束。如此形成了章回小說長大篇幅又配合鬆散結構的性質。

要找到適合的長篇故事,才能吸引觀眾不斷回流。所以像「三國」、「五代」這類講史的內容頗受青睞,許多說書人投注心力來講,蔚為流行。還有,像《水滸》那樣的設定也有特別的道理,開場就先擺出「一百零八條好漢」的注定命運,鋪好了可以有一百多則故事的廣大空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