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主管報告工作進度、獲得許可!丹麥人下午4點就下班、競爭力世界第一的3個小撇步

2024-10-14 08:30

? 人氣

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在於「基於信賴的順暢溝通」。(示意圖/取自pexels)

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在於「基於信賴的順暢溝通」。(示意圖/取自pexels)

為什麼丹麥每年有薪假長達5~6週,每週工時37小時,每天4點以前下班,卻還是有壓倒性的工作產出,甚至屢獲國際肯定?兩年世界競爭力第1名,連續4年商業效率第1名,同時長據世界幸福報告國家。研究丹麥超過15年、長住丹麥13年以上的社會學家和暢銷作家,訪談20位以上商業人士,歸納出78個跟時間價值、人際關係、工作職涯的思維要點,回答你丹麥人幸福工作的祕密。

1. 一邊造橋,一邊渡橋

丹麥不僅空間寬綽、時間步調上有餘裕,此外,丹麥人在面對事物的「態度」上也保留空間。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本人渡橋時,是先確認安全才會前進。他們為了順利抵達目的地,做好萬全準備才出發,追求完美極致;也因此日本品牌是高品質的象徵。

我在丹麥生活了十三年以上,丹麥人給我的印象是:一邊造橋,一邊渡橋。

就算沒有橋,丹麥人只要隱約看得見目的地,就會先起身,往目的地的方向前進。在這樣的基礎上,若途中發現需要一座橋,就會嘗試用各種方式造橋(有時也會試著從橋上往下跳)。一旦發現看來可行的方法,就會全速往前衝。

因此,丹麥人也經常發生必須回頭的情況,前面的嘗試變得「無用」。但這種「腳步輕盈」正是丹麥的強項。

事實上,世上多的是不嘗試就不知道該怎麼做的事情。因此,與其浪費時間在事前準備上,倒不如小規模的嘗試,反而更容易抓到感覺。

丹麥人從小就看著父母親DIY、嘗試錯誤的姿態,也在學校接受即使拼音錯誤也沒關係,先試著寫出文字就好的教育。或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們自然而然就培養出了腳步靈巧的行動力。

我在第一章曾提過,支撐著丹麥高度競爭力的是「先見之明」和「善於因應變化的能力」。能夠預測未來變化,而從中展開行動的原因是,就算他們尚未做好準備,一開始就能行動的「輕盈」。

丹麥人這樣想37:總之先朝向目的地,邁出第一步吧

2. 不執著於「已決定好」的計畫

凱奈特(Kenneth Sejlø Andersen)曾經擔任以勞動公會組織為中心的管理職,目前也是組織高層,他用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為我解說丹麥人的工作方法。

我們就算做了計畫,也會視狀況持續調整。只要有「想往那個方向走,想達成這個目標」的念頭時,我們就會率先行動。在一邊嘗試一邊實踐的過程中,就能學到很多。若中途發現目標設定錯誤,有時也會直接更改目標。這種做法,我認為非常丹麥。就算做了決定,也不會固著於這個決定。若在過程中,覺得換個方法比較好的話,我們就會改變做法。

凱奈特的說法,明確呈現出丹麥人對事物的基本態度。丹麥人並沒有過分認真、沒有彈性的特質,像「貫徹始終」、「決定好的事情就要做」、「按照計畫」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