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裡,最常被臺灣當代政治人物、名嘴和網友提起的,不是秦始皇、漢武帝或唐太宗這些「英明領袖」。大家普遍對政治現況不滿而經常批評領導人,所以最常在媒體曝光的,是因為說錯一句話、而被人們永遠記得的—晉惠帝司馬衷!
多數現代人的「歷史冷知識」實在太貧乏,每談到昏君,只會舉中、小學時期聽過的那位—以歷史名言「何不食肉糜」傳世的晉惠帝作例子。史書記載,晉惠帝司馬衷當皇帝時期,天下發生饑荒,當大臣向他報告有許多人民餓死時,惠帝反問了一句:「何不食肉糜?」(所謂肉糜,是指把肉煮成糜爛的肉粥或肉羹之類的東西。)但天下昏君何其多,比司馬衷昏庸十倍、百倍的在所多有,只拿晉惠帝來當昏君代表,對他實在不公平,讓我不得不為他辯護一番,因為—晉惠帝並非昏庸,他只是智能不足!
史書稱惠帝「為人戇騃」,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癡呆。一名智能不足的人接掌帝位,是家天下制度的悲哀,人民的不幸。但實際上,當時操縱政權,搞得天下大亂、導致西晉滅亡的,是皇后賈南風及其外戚集團。把民不聊生的責任歸罪到惠帝頭上,並不正確,因為他是無辜的,也是無知的!撇開被人們冤枉的「政治責任」這一塊,晉惠帝其實有滿多優點,舉例如下:
第一,他不是「外貌協會」成員。老爸司馬炎替當年十二歲的他安排了一個「恐龍太子妃」賈南風,他甘之如飴,幾乎到了兩小無猜的地步(由此可見,賈南風如果生在今天,應該會是個很好的幼教老師)。
第二,他用情專一,而且是怕太太俱樂部的一員;晉惠帝一生除了賈南風之外,沒聽說他寵愛過別的妃子,而以今天的「普世價值」來看,怕太太是一種美德。
第三, 惠帝雖不聰明, 但很有童真之心與好奇的科學精神。史書記載了他另一個「白癡」的故事。有一次他逛御花園,聽到青蛙的叫聲,好奇的問:「這些青蛙是別人命令牠們叫的,還是牠們自己高興叫的呢?」古代不懂得關懷弱勢的史家,認為這是白癡說的話,但在今天,老師和家長一定會稱讚這個孩子有好奇心,未來是當科學家的料!
第四,惠帝司馬衷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請看以下故事。
話說趙王司馬倫滅了賈氏一族後,永寧元年(公元三○一年)正月乾脆篡位,自立為帝(惠帝被尊為太上皇),但接著就引發「三王來朝」—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聯合起來起兵討伐司馬倫。同年四月,僅當了四個月皇帝的司馬倫兵敗,跟孫秀一起被殺;惠帝復位。
但接下來,齊王司馬冏「驕奢擅權」、「欲久專政」,再度引爆諸王大亂鬥。在這一波波大亂鬥中,許多忠臣、名士被牽連殺害,當中包括大文學家陸機、陸雲兄弟;惠帝則成了諸王挾持的人質,到處顛沛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