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正式上路之後,「探究與實作」、「專題或議題探究」這一類需要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並且動手寫作、創作或製作一個作品的課程已成為顯學,在大學校系規劃申請入學第二階段參採學習歷程的方案中,普遍重視此類課程的學習成果,這就讓「探究與實作」、「專題或議題探究」等課程更加受到矚目。
然而,這一類課程的學習成果會是甚麼呢?參考晚近幾年的趨勢,「小論文」是最常被設定的實作表現,一種非常通俗的說法是小論文的「含金量」最高,在申請入學第二階段中最具競爭優勢。
從教育意義來看,小論文屬於學術寫作,通常會涉及資料蒐集與分析組織、論證和論據的整合,以及包含詮釋、批判、評估、決策等高層次思考,同時還要展現以文字、數據、圖表等多元資訊形式進行意義建構與達成溝通的技巧,用這樣的學習表現來評鑑學生是否具備就讀大學的能力,應該非常適切,而且必要。
以往願意花費心力、投入時間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實作完成小論文的學生不算多,但隨著申請入學名額的增加,備審資料或學習歷程檔案的重要性提升,小論文寫作逐漸成為考生的「兵家必爭之地」,亂象開始浮現。
這些紛乘的亂象,例如小論文越來越不「小」,堆砌龐雜資料,甚至「複製貼上」的破萬字作品越來越多;有些則是論點、證據、結論無法扣合,上下文毫無邏輯或脈絡可言;或者,迷信統計,卻連基本的統計觀念都弄不明白;又或者,迷信一手資料,不花心思解讀前人重要著作,而是在腦袋空空狀態下直接進行調查、訪談或實驗,以為親自獲得的一手資料才是寶;另外也有許多作品沒有自己的觀點,只是將各種資料整理起來,因為學生認為「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參雜了主觀意見,會讓作品變得不客觀」。
還有一種糟糕的情況是部分的小論文是在老師、家長過多介入,乃至代筆之下完成,理由很簡單,就是讓學生去拚學測考試,備審資料就由老師或家長分工完成。另一方面,已經開始看到一些提供套路的參考書,也有補習班開設「食譜式」課程,讓學生可以快速完成一種「罐頭式」作品,期望在升學之路立於不敗之地。
在這樣的扭曲發展、急切操作之下,前言關於「小論文」的種種教育意義已經嚴重受損。
如果我們以為這些亂象是來自於升學主義思維所導致,其實只能說是對了一半,另一半的癥結來自於老師的專業能力不足。
教育現場多數老師實際上並不具備指導學生進行高層次思考的經驗與能力,許多老師「唯一」的探究活動是多年前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以那種「習作」經驗就要轉移來指導高中生,老師的忐忑不安是真切的,但形勢比人強,「趕鴨子上架」的結果,竟然就看到有老師直接拿著自己的碩士論文要學生參考其中體例仿作,學生連甚麼是「研究對象」、「研究工具」都搞不清楚,這樣的學習會有何效果,又能產出甚麼作品,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