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不特別的特別預算,無前瞻的前瞻計劃

2020-07-04 07:30

? 人氣

軌道建設是前瞻計劃的重點,但其中不少計劃效益可疑。圖為淡海輕軌。(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軌道建設是前瞻計劃的重點,但其中不少計劃效益可疑。圖為淡海輕軌。(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立法院立法院2日通過「前瞻後續4年籌編同意案」,依《前瞻條例》續編4200億元,對照去年9月109年總預算出爐時,蔡政府高調宣揚「是22年來首度達到歲出歲入平衡」,總統蔡英文在臉書稱其為「最重財政紀律的政府」,確實是有著幾絲嘲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次立法院通過前瞻續編的4200億預算,其實只是依照早已安排好的劇本演出,當初林全任內通過的《前瞻條例》就已明訂,前瞻計畫以4年為期程,預算上限為4200億元,期滿後的後續預算及期程經立院同意可續編。這次通過的算是「第2期」、同樣是4200億元,在民進黨掌握立法院多數下,順利通過當屬必然。

而蔡政府2016年上台後,經前瞻特別預算案4200億元、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案2472億元,及振興紓困特別預算2100億元,加上2日通過續編的4200億元,特別預算舉債規模破兆元。

去年編列總預算時,歲出歲出編列約2.1兆,號稱達成22年來首次的預算平衡,不過,這個平衡其實在「實質意義」上早早就破功:3月因新冠疫情衝擊經濟,政府編列紓困、振興經濟等預算,一加再加到2100億元。而前瞻計劃的2期預算要通過亦屬排程上的事。只是藉著編列特別預算方式,把這些花費「從總預算切割出去」,確實達到「總預算平衡」效果,但實質上「花的還是比收的多」。

蔡政府上台4年多來,編列的特別預算項目雖少但金額並不少,一個前瞻計劃就編了8400億元的特別預算(前後2期每期各4200億)、還有購買戰機2472億、紓困振興2100億元,算算也是破兆元了。而看看前瞻計劃、紓困撒幣,政府花費花得有多浮濫,實在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嚴守財政紀律」的政府。

以前瞻計劃而言,項目全部是公共工程計劃,蔡政府不願以正常預算編列,每年接受檢驗、審查,而是整個大包裹包在前瞻計劃名目下,全部一起通過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通過的項目中有不少甚至連基本的評估報告都沒有。這種包裹式通過方式,只是方便讓政府主其事者「全權決定」,不必再接受民意機關與社會監督審查。

前瞻計劃中有一半是軌道建設計劃,最浮濫同時也最可能成為錢坑的就是這部份,因為與公路建設蓋好就「放著給車跑」,政府頂多花少許維修費不同,軌道建設花大錢蓋好後,還要繼續燒錢營運,如果運量不夠,就是持續虧損成為錢坑。

遺憾的是大部份官員(不論中央或地方),都不把納稅人的錢當錢,因此軌道建設不斷增加,台中捷運固然要延伸彰化,高雄捷運也可以延伸屏東,台北捷運就拉長到基隆;桃園火車站及鐵路要地下化,那新竹是不是就要「高架化」;高鐵既然可延伸屏東,當然也可拉到宜蘭……。

雖然大部份交通建設計劃都要作評估、成本效益分析、自償率預測,但吹牛膨風案例過多,可信度大大打打折扣。花媽高雄市長任內最大政績的輕軌捷運線,當初預估每天運量可達8萬人次,通車4年了,現在每日運量大概就是3、5千人(非假日),膨風得實在多了一點吧!

當然,最糟糕的是官員不但專業丟掉、格調不必、最後「連臉都不要」了─交通部硬是要通過桃園鐵路地下化,乾脆取消自償率規定,最後還讓負責審查的學者專業拍桌走人;高鐵延伸計劃即使自償率為負,代表該計劃本身連現金流都有問題,政府還是一付非作不可的態勢。再看台灣馬上就要進入人口衰退,政府還要搞「廣建捷運」,這個前瞻計劃就顯得一點都不前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