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學家從未停止對火星的探測與研究,希望從這顆行星找到外星生命的蹤跡。兩極冰帽、乾涸的河床、隕石坑壁滲出的鹽水讓科學家感到興奮,但英國最新研究指出,火星表面的多種化學物質,經混和並與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作用後,竟成強效殺菌劑,地表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科家想找尋火星上的生命體,必須向下挖掘,探索不受紫外線影響的區域。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太空生物學學者華茲沃斯(Jennifer Wadsworth)指出,火星上最適宜生命繁衍的區域位於地表下2至3公尺處,該處的土壤和有機物都不受太空中強烈的輻射影響,生物才有可能生存。
一直以來,科學家不停追尋水的蹤跡,希望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但最新研究指出,火星表面的過氯酸鹽與紫外線作用讓火星表面幾乎不可能有生命存活
華茲沃斯的研究主軸是近幾年在火星土壤中發現的過氯酸鹽(perchlorate)。過氯酸鹽是強力抗氧化劑,早在1970年代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維京計畫」(Viking program)就有資料顯示,火星上可能存有過氯酸鹽。但直到2007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鳳凰號」(Phoenix),和2011年發射的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帶回土壤樣本,科學家才證實火星上的確有過氯酸鹽。2015年,火星偵察軌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在火星表面的沖蝕溝槽與隕石坑壁面發現液態鹽水下滲形成的黑長條紋,這些紋理也有過氯酸鹽的蹤跡。
紫外線分解過氯酸鹽 加速細菌死亡
科學家猜這類過氯酸鹽對火星上的微生物是有毒的,但理論上,外星細菌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應該已經演化出將這類化學物質轉化為能量的方法。如果生命能在氯酸鹽水中生存,那麼火星上可能就存在生命。
火星表面隕石坑壁的暗長條紋中含有鹽水
華茲沃斯與愛丁堡大學的太空生物學教授柯基爾(Charles Cockell)合作,研究聚焦於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在模擬火星環境之中的情況。枯草桿菌是一種常見於地球土壤裡的細菌,是一種基本的生命形式,並經常附著在太空船上,被帶上外太空。華茲沃斯模擬枯草桿菌暴露在火星環境理的情況,將之與過氯酸鎂(magnesium perchlorate)混合,並用紫外線照射,結果細菌死亡的速度增為原來的兩倍。他們又用其他火星上發現的過氯酸鹽類實驗,結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