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解嚴30周年》專訪那個代表蔣經國宣佈解嚴的人:前新聞局長邵玉銘

2017-07-15 15:30

? 人氣

1987年7月14日,時任新聞局長邵玉銘宣布解嚴(BBC中文網)

1987年7月14日,時任新聞局長邵玉銘宣布解嚴(BBC中文網)

三十年前7月14日傍晚,台灣時任新聞局長邵玉銘緩步踏進新聞局記者室。超過200名中外記者已經到場,靜候政府宣佈消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奉總統令,宣告台灣地區,自76年(1987年)7月15日零時起解嚴。」

爾後30年間,台灣組織政黨參政不再是犯罪、各式書籍與思想得以流通,1996年起正式直選總統。2000年與2016年皆順利完成政黨輪替,新一代的年輕人享有民主、自由與人權,並認為這是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台灣解嚴滿30年之際,邵玉銘回憶起當時的處境,還是有些不可思議。邵玉銘回憶:「當時13日我接到總統府副秘書長電話,要我14日下午六時宣佈解嚴,我一度不敢相信。」雖然解嚴一事先前政府早已定案,但就常理而言,這種重大決策都要由總統宣佈,留美多年的邵玉銘,也知道白宮都是這樣處理,隨後他婉拒,認為還是總統蔣經國親自宣佈較好。

然而過不久,副秘書長來電又說「總統說你宣佈就可以了」。就這樣,邵玉銘成了末代戒嚴時期,同時也成為解嚴後首任新聞局長。他補充,他宣佈解嚴時講了句「奉總統令」,是他自己加的。 

順勢而為

但邵玉銘也說,台灣的解嚴過程絶不倉促,而是在世界大勢下有條理地決定,當年的戒嚴令不外乎是為了反共反滲透。然而從70年代中期後,世界局勢發生變化,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各國紛紛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當初的「匪權」被扶正,中華民國的長年威權統治與自主性被質疑。

台灣解嚴前,黨外運動已經形成,《美麗島》雜誌和成員是重要的力量

就在這時,黨外的民主運動也蓬勃發展,各種要求解嚴的聲浪不斷,後來黨外辦雜誌、報紙蓬勃,政府抓不勝抓,尤其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國際審判,更是讓台灣人權受到世界注目。隨後,蔣經國就審慎思考解嚴的可能。

1983年回台教書的邵玉銘,先前在美國待了20年,他回憶在美國時,美國學者都把中華民國稱作「right-wing military dictatorship」,意即「右翼軍事獨裁政權」。


分析:如今中國與戒嚴時期的台灣有可比性嗎?

中國國旗

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長年研究民主化發展的李酉潭對BBC中文網表示,很多人會覺得中國目前處在台灣30年前的解嚴前狀態,經濟快速成長,但這是不對的想法。

李酉潭說明,台灣過去雖然是威權體制,但還是有縣市長跟立委增額選舉,黨外有地下雜誌跟地下電台。但在中國完全不准出現,已經到了極權體制巔峰。中國共產黨就是以「萬世執政」作為依歸,沒有想把權力賦予人民的意思。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