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辜朝明「債多不愁,前瞻計劃是對的」之誤解

2017-08-09 06:30

? 人氣

根據財政學者的研究,國家負債比率到一定數字後發生倒債風險就提高─這個數字因研究與計算基準不同而相異,但大概是在100-130%左右。因此,對政府的負債永遠要提高警覺,「債多不愁」的心態不足取、風險亦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央負債能力問題小但地方問題大

不過,對這次的前瞻計劃全部要以舉債支應,坦白說,中央政府的負債比與承受能力倒不必太擔心。雖然以編列特別預算支應是有爭議之處,但平均每年多1100億元左右的負債,仍在可負擔與可控的範圍內,有些反對者一味以「債留子孫」反對,其實不是太站得住腳。該擔心的其實是地方政府,那些爭取到計劃的地方政府都必須負擔一半左右的經費,以地方政府的財政情況看,是否有能力負擔確實是問題。

此外,更別看漏了辜朝明那番支持前瞻話的「但書」─經濟學者談話多半充滿著前提、但書、假設─他是說:台灣政府目前擴大政府投資計劃,是對的政策,只是必須要更仔細慎選投資項目,選一些投資回報率可以高於公債殖利率的計劃。

忘了慎選項目的但書

事實上這才是前瞻最該重視與最讓人擔心作不到的地方:慎選投資計劃。占前瞻計劃一半經費的軌道建設計劃,不少計劃仍停留在初步規劃階段,進一步的成本效益、財務計劃、運量預測都沒有;而外界也看到那些爭取計劃的地方官員,或是對交通建設的自償率毫無概念,或是甚至完全排斥與拒絕自償率的觀念─也就是說,官員只想要計劃,卻不願面對未來有多少乘客、多少收益、是否划算該建的現實問題。

此外,如果台灣經濟走入長期低成長階段,每年平均成長率都在2%上下,這代表的是政府稅收增加有限;而國發會對未來人口的推估顯示,4-8年之後,台灣人口就走過高峰期開始衰退,到民國150年時,人口數剩下現在的7-8成。如果真的要「前瞻」到150年,這些計劃到底還有多少有必要、有價值,交通部都該好好評估一番。甚至人如近來台中人口超越高雄,未來發展勢頭又優於高雄,但高雄拿到最多的軌道建設經費,真要說「前瞻」,經費的分配是否也該考慮調整?

別忘記中國曾以四兆人民幣的刺激政策,避開金融海嘯的衝擊,但過多的浪費與無效率卻讓中國至今仍在為此補破洞。前瞻如不慎選投資項目,未來十多年,台灣可能都要承受其惡果,為其補破洞。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