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台大風險中心的「勇氣」─核四商轉碳排更高?

2017-11-22 06:20

? 人氣

台大風險中心說核四運轉但廢核一、二、三廠,其碳排放高於蔡政府非核家園。圖為核四廠全景。(前廠長王伯輝提供)

台大風險中心說核四運轉但廢核一、二、三廠,其碳排放高於蔡政府非核家園。圖為核四廠全景。(前廠長王伯輝提供)

台大風險中心近日試算台灣不同發電配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結果發現馬政府讓核四商轉的穩健減核,最後產生的排放量比蔡政府非核家園政策還高。這個結論的隱喻是:用核電無助減碳。而此結果也讓不少人狐疑:怎麼算出來這個結論?因為有點「違背常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問題不在計算,在基本的情境假設是否正確

其實,重點不在計算方式,而是基本的情境假設未必正確,加上部份主觀又一廂情願式的推論,才得到這個看起來違背常識的結論。至於外界質疑計算者為反核者而有既定立場,倒反而不必太在意,還是該回頭看看整個計算方法與基本假設。

根據台大風險中心的這個計算方式,在用電成長率估值相當時,算出馬政府時期偏好的「穩健減核」、也就是核四商轉、核一二三不延役的能源情境中,電力系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5年仍將比「非核家園」還要高出0.2億噸。

因為馬政府的政策在2025年時,煤電占48%、核電占縮小至6.9%,其餘改以天然氣及再生能源填補。蔡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到2025年時,能源配比達成燃氣約5成、燃煤3成、再生能源2成的目標時,兩相比較,非核家園的排放量比馬政府供電政策的排放量還少。

核一延役申請送出,馬政府要核電廠延役

這種算法第一個基本假設的錯誤是:馬政府的供電政策其實沒有廢核;核一、二、三是要延役。事實上核一廠的延役申請公文在馬政府執政後期已發出,台電前董事長黃重球也曾證實此事;之後蔡政府上台後,經濟部才下令台電「主動撤回申請」。因此馬政府的核電政策是想核四商轉,核一、二、三延役,以這種結構,其實核電占的比重是在20-25%,而非僅6%,其它靠火電供應。

台大風險中心的這個假設,算是立即把火電比例拉高15-20%,因此「有效」的增加其碳排放量的數字。

第二個奇特的假設是:馬政府在廢核一、二、三之後,這些人非常「沒有良心」,幾乎都靠燒煤去補充發電缺口─好像這些人中有人是作賣煤生意。

馬政府全部蓋煤電廠嗎?

我們可以看去年2016年台電電系統發購電量的資料;去年台電發購電量為2,257.92億度,其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79.9%,其中燃煤36.9%、燃油4.4%、燃氣36%、汽電共生2.6% (不含垃圾及沼氣),再生能源占比為5.1% (含水力及汽電共生中之垃圾及沼氣),抽蓄水力1.5%,核能為13.5%。

但台大風險中心的推估,馬政府的政策在2020年時煤電占51%,2025年時約48%;等於是核一、二、三除役後,幾乎都靠煤電去補。這種假設得到的計算結果,當然是排放量多。為什麼不是用天然氣或再生能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