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民進黨全面執政,讓他三尺又何妨

2017-11-25 07:20

? 人氣

勞基法初審,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從一開口的決不退讓,改變態度「能讓就不硬衝」。(顏麟宇攝)

勞基法初審,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從一開口的決不退讓,改變態度「能讓就不硬衝」。(顏麟宇攝)

「紙紙家書只說牆,讓渠徑尺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今見城牆不見王。」 這是明季諫議夫夫舒芬,收到家書告以鄰居爭地後的覆信,結局是兩家各讓數尺,留下「讓牆巷」的遺跡;這個故事還有一個比較通俗的版本,清康熙朝大學士張英,在京為官收到家書,也是鄰居爭地,家人要張英撐腰,張英覆詩一首:「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結局是張家與鄰居各讓三尺,留下了一個「六尺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個故事的版本甚多,還有曾國藩版、何紹基版、鄭板橋版…,不論哪個版本,說的都是同一件事:做人處事,要多一分謙讓與寬容。所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老子講的,講究的不只是做人的不爭,而是「無為而治」的政事大道理,偶而管用,偶而不管用,但只要碰上還管用的時候,就不妨用一用。

勿忘王金平口頭禪:事緩則圓

比方說,立法院衛環暨經濟委員聯席會議審查勞基法修正草案,在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不斷電發言兩小時之後,宣布散會,未能如民進黨預期將草案送出委員會,這大概是國民黨自重當在野黨之後,難得以議事技巧擋下法案的案例,可喜可賀;不過,事後民進黨總召柯建銘說,民進黨動員不力要自我檢討,「事緩則圓,能讓就讓,不要硬衝。」也是有智慧的處理態度。

「事緩則圓」是柯建銘好朋友王金平在當立法院長時,處理議事爭議經常說的話,可惜國民黨因此視他為叛徒;柯建銘的處境比王金平好多了,行政院長賴清德願意買他的帳。

勞基法一年二修,本來就是一個極有問題的法案,如果此刻修法是正確的,則去年在混亂中強硬通過的一例一休,就是不週延的修法,民進黨要問自己的是如果去年緩一緩、讓一讓、再聽一聽,情況會不會好一些?如果去年的修法案如勞動部的評估,勞工工時減輕而薪資微升,那又何須再修法?不看場外抗爭勞團的人數多寡或抗爭強度多激烈,就看民進黨團內部猶有歧見,不說要不要讓國民黨三分,讓自己人多講二句,總應該吧?

20171031-立法院會,行政院長賴清德完結就任後首次的施政總質詢,前立院院長王金平和執政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和副院長蔡其昌就議事交換意見。(陳明仁攝)
前立院院長王金平和執政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和副院長蔡其昌就議事交換意見。(陳明仁攝)

硬爭不讓,創造兩位新「戰(站)神」

民進黨爭一時之氣,在院會付委後,強行排委員審查,還硬經濟委員會拉進來聯席審查,爭到了什麼?

一、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成為黃國昌之後的第二位「時力戰神」,因為他以一人敵一黨,足足站了十一個小時;

二,徐永明沒能擋下法案完成詢答程序,民進黨又搶著繼續排審查會,結果讓蔣萬安施展「費力把事拖」的議事杯葛策略,足足講了兩小時也罵了民進黨兩小時,成為「新站神」;

三,蔣萬安能連講兩小時,當然也得拜民進黨立委高志鵬「忘記簽名」之賜,讓蔣萬安要求不限制發言的提案表決以一票之勝過關,這樣的「錯誤」過去應該是只有國民黨會犯,民進黨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原來連「權力的散漫」也和國民黨一樣;幸好,民進黨沒有再力爭重複表決,否則,民進黨會換個名頭挨罵─表決到贏才罷休─這叫「權力的傲慢」,更慘。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