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價仍持續上漲下,想要把投機客「掃出」市場有幾種方式可考量,一個是把短進短出的稅率從45%再提高到60%、70%,持有年限從2年延長到3年;如果擔心投機客資金雄厚,可以變成多屋囤房族、房子多放幾年再出貨,反而助長房價上漲,更狠的方式是可以考慮自然人(與法人)持有的第2(或3、4等)屋不論持有年限,一律課以高稅率,這招不但解決短期投機問題,也附帶解決多屋囤積問題。技術面上就是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可以緊縮到什麼程度,才能斬斷投機客的金源。
簡單的講,如果獲利低又風險高、或甚至已無利可圖,投機客就會打退堂鼓,別覓投資標的;高稅率、斷金源,都是要壓縮其獲利空間。當然,這是亂世用重典的思維,到底該「重」到什麼程度才適當,可以再評估討論。
不過,更值得觀察與讓擔心的是:如果這波上漲是以硬性需求帶動為主力,那些以打擊投機為主要思維的政策,恐怕就難建功、壓制住房價。這時要讓房價不漲或至少緩漲,大概只能從供需面著手,供給大增價格自然難漲,這個供給一個來自政府建公宅、社宅等,一個是政府在適當區位多釋出土地,供建商興建住宅。
政府有關單位也要注意時機問題,在民眾普遍形成房價看漲的共識下,原先猶疑的買盤會進場購屋,進一步讓房價更有上漲動力,這種情況類似壓制通膨:要在形成普遍的預期心理前進場「滅火」,否則就要付出更大代價、花更長時間才能滅火。政府打房10個月的結果是房價續創新高,《彭博財經》更預測今年底房價要再創新高,有關單位應想清楚後續打房招式並儘快行動,否則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