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劇與京劇的政治隱喻
國共對峙時期,臺灣只有「平劇」、「國劇」而無人敢說「京劇」,不過,由於京劇的專業性,「附匪」的京劇演員作品仍經由以前的女王、鳴鳳唱片在臺灣發行,沒有版權,沒有註明演唱者,售價低廉,廣為流傳。兩岸隔絕的年代,軍中京劇團以及復興劇校、劇團也累積不少能量,所訓練出來的演員與文武場,半世紀之間一代承接一代。1980年代後期兩岸開放交流後,也有一些中國演員、樂師來臺定居,兩岸京劇對話通暢,雙方的往來成為京劇界大事。
1995年本人受文建會之託,陪伴黃海岱,林讚成,許福能三位高齡藝師,以及他們的掌中劇、懸絲傀儡與皮影戲劇團到「巴黎世界文化館:法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Maison des Cultures du Monde - Centre français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erial)公演。回國之後,當時的李總統設宴接待,我也受邀做陪,席間李總統半開玩笑說:「他們都說我不喜歡京劇,其實我以前是真愛看京劇的。」說到這裡,像小孩賭氣地說:「他們越說我不愛看,我就越真的不去看啦!」說完自己就哈哈大笑。當時國內主流/非主流之爭雖然勝負已分,但後繼的「反李」政治鬥爭還在持續進行,「京劇」在政治大環境中,竟然也被無端視為軍人、外省籍/非主流的象徵性戲曲。我不確定李總統說的「他們」在講誰?倒是好奇李總統在任時,公家的京劇團是否曾邀請他看戲?又李總統真的來看京劇了,嚴密的維安措施,是否會被在場的京劇觀眾罵翻了?
四、京劇與本土不相容?
國民政府遷臺之後的京劇被賦予太多黨政軍色彩,脫離了本土戲劇生態,所以當兩岸關係再度嚴峻,導致交流中斷,會被京劇界視為一大「危機」。其實,維護京劇與提倡本土文化毫不衝突,且能相輔相成;近二十年歌仔戲、布袋戲的研究者、表演者與觀眾群,早已不再訴諸悲情價值觀,今日觀看國光京劇的人也已逐漸超越傳統的觀眾群,京劇與「本土」戲曲之間的認同情結,一如中國文化與臺灣文化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
然則何謂「本土」?何謂「本土化」?
在1970年代之前,尚可因為大中國國族主義與鄉土運動論戰,而在名詞定義上有所爭議。數十年來「本土」、「本土化」已如「在地」、「在地化」,逐漸成為普世價值與普通名詞,可視為對所處生活空間與文化的一種態度而已。
這方面的思考可從鄉間宗教禮俗,以及父老的生活智慧得到借鏡。例如民間常見的建醮科儀,名列醮局的信眾依照醮儀傳統,身穿長袍馬褂,頭戴花翎,活像電視上常演的清朝官僚。他們隨著神駕隊伍,走在村莊街道上,不時與週遭親友、鄰居互打招呼。從臺灣南部的政治生態看建醮活動,「綠軍」是否訝異支持者竟有不少「中國封建文化」信徒?「藍軍」也可能察覺,以「關公、媽祖是哪裡人?」的刻板概念,嘲諷「綠營」支持者數典忘祖,並無實質意義。
「本土」人物欣賞沒來過臺灣的梅蘭芳,就如欣賞蘇東坡與楊家將一樣,不會妨礙個人的價值觀。市井小民腹肚中容納不同的信仰與生活元素,清楚空間特質與在地屬性,瞭解生活文化與政治信仰、意識形態沒有必然關係,因而能跳脫非楊即墨的簡單邏輯。
*作者為作家、舞台編劇、戲劇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