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鉑支持的庫幣科技與奧丁丁集團接連宣佈獲得超過千萬美元的策略投資之後,許多朋友紛紛關切垂詢,想多了解源鉑的整體思路。我在風傳媒專欄已經發表了許多相關文章,初衷是希望能以「金融科普」的風格,讓讀者從宏觀角度理解區塊鏈革命此一互聯網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並刺激更多思辯,促進行業穩健發展。謹藉此機會,總結一下源鉑的階段性成果,以饕讀者。
我在2014年開始認真思考策劃源鉑的架構時,比特幣尚未從Mt. Gox事件後的低迷中復甦,以太坊也還在概念階段。我當時認真研究比特幣以及其底層的分佈式系統、演算法、密碼學、激勵設計與相關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的潛在影響後,大膽地做了一個終局判斷:互聯網革命已經演進到了一個新階段,這波區塊鏈浪潮對各行各業,甚至國家主權的衝擊,史無前例;參與者不是被殲滅在灘頭,就是席捲全球。區塊鏈革命起於金融,但將遠遠不止於金融,我們正在創造新的互聯網。
主導這波創新的企業,無論在思維、行為、組織與戰略上,將會與既有的企業截然不同,既有的投資邏輯與心態也將不再完全適用。雖然我在紐約與香港積累了十多年價值投資、槓桿收購、金融工程的實戰經驗與業界人脈,這些資源既是助力,也是阻力。人類的想像力與超越歷史經驗的能力是有限的,作為一個投資新創的新創投資公司,源鉑不能、也不會囿於既有框架。
在源鉑的想像之中,加密貨幣與區塊鏈革命在商業面的體現,一開始是金融體系的補充,逐漸會因為比特幣的準金融資產屬性,以及以太坊促進全球群眾募資的能量,發展出各類圍繞這些虛擬經濟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並會影響實體經濟中金融服務的變革。早期建立區塊鏈業界的先行者,往往素有歷練、歷經滄桑,很多並非不能在既有世界的贏者圈中獲得優越地位,而是對許多既得利益集團感到不滿,進而創業。這是與前一波互聯網新創潮很細微、但至爲關鍵的差異。
這些我稱為「邊陲精英」的區塊鏈業界領袖,對世界如何運作的政治經濟邏輯,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他們明白,比特幣、以太坊、以及許多基於以太坊的數位貨幣,只是發展中的原型,與金融機構一樣,既不神聖,亦不神秘,都是達成某種目的之手段。要建立新的互聯網,必須要創造可持續的商業價值,最終仍要回歸到用戶、場景與解決實際問題。
市場對各類區塊鏈應用的正確心態應該是:區塊鏈技術絕非萬能,作為分佈式帳本的安全機制,區塊鏈必須與其他技術結合,方能形成一套能商業運營的系統。比特幣、以太坊、以及開源社群利用區塊鏈基礎建設創造的分佈式應用(decentralized apps,dApps),都只是原型。關鍵不是在這些原型能否落地,而是如果這些原型無需落地也能在虛擬空間中服務用戶時,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平台巨頭等利益集團該如何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