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大學的人文科系通常給人的印象,是數理不好的學生去讀,而且,一般而言家長不會鼓勵學生一開始就選人文科,特別是因為將來畢業後很難找到好工作。《聯合報》也曾報導〈文科無用論/理工學院嫌文學院是拖油瓶——臺灣功利害文科生工作少〉。有人說,中國清朝自強運動以前都是重人文輕理工的,但是自從中國經歷了西方國家船堅砲利的鯨吞蠶食之後,中國開始覺醒了,所以開始轉變政府的教育政策成為重理工輕人文。
中央通訊社也曾經在〈教育部核定4所半導體學院皆成立,總統:新里程碑〉報導,教育部已依序核定設立4所半導體學院,分別是成大、陽明交大、臺大,以及清大,蔡英文總統親自出席了大學的揭牌儀式,並指出「國家對產業合作培養下一代人才的重視」。蔡總統說,面對疫情的挑戰與全球經濟情勢的轉變,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
換個角度想,為什麼政府現在只認為半導體產業是臺灣的未來?對於臺灣其他更弱小的人文科系反而無能為力。政府的教育政策只大量挹注資金在半導體產業,跟民間家長們勸孩子大學不要讀人文科系,剛好不謀而合。也許在政府或者家庭有限的財力之下,積極建設半導體學院,與將小孩送進護國神山台積電等科技公司,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另外一個問題是,放眼臺灣149所大學的校長,他們的背景幾乎出自理工科系,人文科系的教授要成為大學的校長在今日幾乎已成絕響。時代演變至今,理工科系已經是學術界影響力最大的領域了,反而人文科系一直在沒落。也許最現實的原因還是,大學校長遴選時理工科的教授原本就有人數優勢,所以投票時自然會找相同背景的人擔任校長。
臺灣的學子們選擇就讀文科或理工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考量將來畢業後收入的多寡。這是很現實卻又不能避免的選項。同樣,臺灣的學生們也很習慣在喘不過氣的升學壓力之下選擇,把一些科目先行挪開(如音樂、家政、工藝、體育),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些在學測不會考。甚至學校早就不上這些非學測的科目了。同樣,對大學生來說,他們也都很清楚哪些科目屬於「營養學分」,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到學分。似乎,我們的教育體制讓學生本能地以最簡單的「CP值」(本益比),來決定自己想學習的科目。就像網路的鄉民們想要知道每次重大的社會事件時,一定先「跪求懶人包」,多數人並不想自找麻煩,去搜尋大量資料後才閱讀梳理,而探究事情的來龍去脈。
理工科一定是比人文科困難嗎?所以才讓很多學生因為讀不懂理工而被迫選擇人文。或者說,讀人文是因為很多學生在理工科的領域遭受了挫折之後,不得已只能選擇文科。其實,背後更嚴重的問題是,很多大學生不知道自己念的科系是什麼,甚至念了以後發現不喜歡,即使當初填志願都選理工科也可能是家長要他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