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擅長教學習的專家教師應該獲得制度面的重用

2023-03-06 05:50

? 人氣

108課綱專題,圖為永春高中校園。(資料照,蔡親傑攝)

108課綱專題,圖為永春高中校園。(資料照,蔡親傑攝)

「108課綱」施行已進入第四年,綜觀各校的落實情形,表現落差頗大,尤其是課綱最為著重的自主學習(學習如何學習)、探究與實作(在真實情境中界定問題與解決問題)兩大部分,成效差異更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針對學生在這兩大部分的學習,中小學教師是否都準備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而且遠遠不及。主要癥結出在多數教師的兩種慣常工作模式:

一、專注於教科書內容、考題或命題趨勢的鑽研,自身的學習視野頗為侷限,學習方法相當單一而固定。特別是教師常僅在意知識點或考試重點的講解及傳遞,總是要求學生掌握與熟記,師生緊守教科書和考試內容進行機械式練習(mechanical drills)。至於應如何引導學生思辨、批判、創新,或幫助他們釐清在這些高層次思考學習中時常出現的困頓、誤解或迷思等,多數教師相關的指導經驗和策略十分生疏。

二、總是單打獨鬥,不擅長與同儕就課程設計、教學或評量規劃,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合作。若說有合作,常見模式是工作的均攤或輪派,譬如新學期由誰編寫教學進度、三次定期考各由誰命題、誰指導學生參與某一競賽、誰來當下學年召集人(謔稱「一年有期徒刑」)等。既是均攤或輪派,自然不太需要合作。面對新課綱要求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與實作,當然也是如法炮製,繼續均攤或輪派,至於如何順利度過這一年(後續即可休息若干年),則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應該追問的是,教師為何不分享指導的經驗呢?主要原因是教師自尊心通常很強,為避免自己不足之處曝光,因此傾向不分享;再者,即使想分享,同儕未必領情,因為各人自有因應之道,無須求援。

上述兩個癥結肇因於多數教師經年累月養成的習性,面對學生,他們向來以遵循書本知識、提供標準答案自許;面對工作,早已發展出便捷省力、大家均不麻煩的套路或表面功夫。因此,當教師已不擅長增廣見聞、求取新知,不擅長慎思明辨、探索世界,簡言之,即是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後一、二十年已不再做學問時,我們如何期望這些教師有能力指導學生保有好奇心、熟練思辨與探究的方法,以及經由團隊協力,扎實地展開實作、解決問題的行動?

不過,從另一方面加以反思和批判,我們不應該太過苛責教師們。理由是,千萬不要小看自主學習、探究與實作的教導,這兩大新興課程實際上牽涉了教師專業工作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換言之,教師原來思考和行動所賴以遵循的基本概念、知識觀、對教學的感知、師生互動的模式等,都需要形成深刻而根本性的變化。即便到了今天,已是111學年度,多數教師其實都還沒有完成上述的典範轉移。固然我們可以歸咎於教師們的工作慣性(或惰性),但要求他們在沒有得到合適且充分的資源協助,又時常深陷於教學和班級經營的日常瑣務中,如何能夠盡善盡美地「華麗轉身」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