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於今(2023)年六月宣布,將改變2014年以來僅補助高職學生的免學費政策,於明年二月全面實施「高中職免學費」政策。部分家長團體、教改團體肯定這項政策,認為是落實十二年國民教育的重要進展。不過,質疑或批評的主張也不少,例如認為除了免學費之外,政府更大的責任應是關注學生個別差異和多元化發展,提升偏鄉學校的教育品質,以及促進家長關心學生的學習等。換言之,在補助學生學費的同時,關鍵尤其是改善教育體質。
此外,也有家長團體在新政策宣示的當下即表明,這個政策其實是教育部在呼應現任副總統,更是執政黨總統參選人的選舉政見,若回到現實面,大選後不管是換行政團隊或換黨執政,這個政策能走多久呢?挑在這個時間點宣布,難免給人政策買票的負面觀感。
暫時擱置以上爭議不談,經過了七、八月,尚未實施的「高中職免學費」政策竟然衍生兩個現象,一是不少慘澹經營多年的私立高中(普通科)紛紛滿招,甚至有的私中還多招了一個班;二是高職(技術型高中)優勢立即喪失,許多私立高職學生缺額比往年更多,這種狀況恐怕將預告高職的加速滅亡。
臺灣社會長期存在著「重高中、輕高職」的問題,無論政府、學術界或教育界幾乎都認定這是一種扭曲的價值觀念,更是必須導正的升學主義心態。然而,明年即將上場的全面實施「高中職免學費」政策卻已經導致「私立普通高中逆勢成長,而私立高職加速萎縮」問題,如此看來,教育部極有可能再一次扮演了為升學主義推波助瀾的角色。
為何說是「再一次」呢?若僅就「高中職教育」範疇來談,過去六十年來,教育部光在這個範疇中為升學主義推波助瀾的事蹟,可說是罄竹難書,而其鮮明表現始終在於「重學術人才,輕技術人才」。以下列舉最為重大的事例。
首先,在1960年代中期為配合「出口擴張時期」的經濟發展,教育部信誓旦旦要消除升學主義的同時,卻依照經濟建設的目標讓高中學生、高職學生比例設在3:7,壓縮高中學生人數,將國中畢業生大量分流至高職,造成國中生為了爭取有限的高中名額而承受更大的升學壓力。於是,當年原來消除升學主義的各項努力一舉破功。
再者,教育部將大量學生分流到高職,卻是將大半責任放給了私人興學,並且沒有仔細推估需求,造成不到二十年間高職各職科畢業生已經普遍過剩,而設置成本較低的商科特別嚴重。尤其若比較「公立高中」、「公立高職」、「私立高中」、「私立高職」四類學校每位學生的單位成本,人數最多的「私立高職」學生單位成本投入最低,若與公立高中學生相較,數十年間經常連1/2都不到。如此作為,不正是在為升學主義添加柴火嗎?
至於1994年推動教改之後,教育部一方面廣設高中,逆轉高中學生、高職學生比例,並且引導高職轉型為綜合高中,另一方面則修改高職課程標準,將一般科目學分數大增至40%,同時鼓勵高職學生升學,響應實際上是廣設「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的廣設大學政策,這不啻是政府在鼓吹高職版的升學主義。於是,教育部想消滅「技術本位」高職的說法不脛而走。
教育部推動政策,似乎經常死心眼地一味吹捧眼前行銷的當紅政策,卻不太能夠去反思、評估可能衍生的風險,或副作用。會出現這等矛盾、衝突問題,癥結應在於教育部欠缺核心理念,或者對於核心理念的信守時常因為利害情勢所趨而擱置一旁。簡單地說,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發展,以及勞動環境的轉變,或已持續一段時間的「大缺工」衝擊,教育部究竟該如何定位與規劃技術型高中,乃至定位與規劃整個中高等技術教育體系?或者說,教育部到底準備透過技術型高中為臺灣社會培養什麼水準、多少人數的技術型人才?而這樣的目標,在教育部的全部政策中其優先順序究竟放在何處?這樣的政策大方向,無論教育界或一般社會大眾都不甚清楚,這恐怕才是更根本的課題。
為了解決因為全面實施「高中職免學費」政策而造成高職「意外」地蒙受打擊的狀況,現在,教育部該如何回應與處置呢?或許藉由這個狀況,我們也可以同步檢核教育部是否確實認真地在解決升學主義問題?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