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國軍在美軍參戰前就已經在德國還有蘇聯顧問下協助建立機械化部隊,論戰車質量絲毫不輸給同時代的日軍。何以國軍無法以德國、義大利以及蘇聯戰車取得勝利呢?答案在於德國、義大利與蘇聯只提供戰車給中國,卻沒有試圖替國民政府建立一套符合裝甲兵作戰的完整工業體系。例如蘇聯只提供了83輛T-26B給國軍,然後國軍被打掉一輛T-26就少一輛T-26。
反觀中美聯合編組的第1臨時戰車群,不只得到美軍的M3A3戰車,還有一套完整的後勤體系。在布朗上校(Colonel Rothwell H. Brown)的指揮下,國軍駐印度的戰車部隊是損失一輛戰車就立即補充一輛戰車,在物質方面徹底的輾壓日軍。與美軍合作的最大好處,是在於國軍能取得的不只是M3A3或者M4A4這樣的戰車,而是一套完整的作戰體系。
換言之,在緬北作戰的國軍裝甲兵不只能與步兵相互掩護,還能夠得到砲兵部隊的75mm山砲、105mm榴彈砲以及155mm榴彈砲的支援。在必要的時候,第10航空軍的P-40、P-47或者B-25也能隨時飛到戰車群上空提供掩護。擁有這一整套的後勤作戰體系,思維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18師團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失敗。
提升國軍的抵抗意志
美軍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華政策就是以確保國民政府持續抗日為主要目標,而貫徹此一政策的最主要手段就是提升國軍的作戰士氣。而美國與充滿優越感的德國教官還有黨派色彩濃厚的蘇聯教官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能夠以更平等的態度對待中國裝甲兵。前戰車第1營老兵,瓦魯班戰役參戰者羅志才對布朗上校就有非常良好的回憶。
羅志才回憶到有一次訓練時,他一個同學把M3A3戰車開到稻田裡,怎麼樣都開不出來。布朗上校親自出馬,細心的開導羅志才的同學將戰車從稻田裡面開出。等到危機解除後,布朗不只沒有責怪羅志才的同學,而是簡單比了個ok的手勢就離開了。後來也是靠著布朗上校與國軍營長趙振宇上校的共同指導下,羅志才他們能贏得瓦魯班戰役的勝利。
多數在緬北作戰的國軍裝甲兵弟兄,多數都親歷過國軍在抗戰初期的失敗。許多人甚至是被日軍趕出家園的難民,為了打回故鄉而從軍,都渴望能在戰場上教訓日軍。而他們又是龐大的國軍當中,極少數能到印度接受美式裝甲兵訓練的幸運兒。如果考量到七個戰車營裡只有第1營真正被投入戰場,那麼他們就更加幸運了。
回顧1944年3月3日的瓦魯班戰役,羅志才坦言除了通訊不良之外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障礙,第18師團的營帳在他所屬的第2連衝鋒以前就已經先被第1連的M3A3戰車壓垮,裡面的日軍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輾成了肉泥。面對M3A3戰車裝備的37mm戰車砲,日軍根本沒有招架之力,只能夠以自殺炸彈還擊,摧毀了一輛國軍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