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為專文:從中立到中立台灣的兩岸思考與一個方案(上)

2024-07-29 07:10

? 人氣

其實,R&L似乎也沒有認真考慮到最近這幾年來,甚至更早,中國在北美以外的世界影響力已經大為增強,包括大量外銷電動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等,所謂的「新三樣」。美金金融體系也越來越對中國不那麼重要。俄烏戰爭以來,中國俄國巴西印度南非等國所建構的金磚國家聯盟BRICS,逐漸企圖建立起不同的世界金融體系,在南方國家中特別顯得重要,而其中人民幣將扮演重要角色。還有中國這幾年來在中東(如調和伊朗和沙特)、在俄烏戰爭與非洲、甚至在全球一帶一路上所發展的和平與建設角色等等。所以,R&L所說的一個開放的中立台灣對中國的所謂好處,已經逐漸被中國自己做到、甚至超越了。當然這些不少都是Permanent Neutrality文集(2020)出版時或之後發生的事。更重要的,是R&L對東亞的地緣政治看法頗為奇怪。即使今天擁有三艘最新航母的中國海軍已經大肆發展,第一島鏈圍堵的重要性已經降低,但中國當然不會同意一個地域中立的台灣繼續扮演美國圍堵中國的角色,這還尚未談到台灣不斷付鉅款購買美國武器的問題呢。雖然以前鄧小平在談一國兩制時,也曾同意台灣可以擁有一些武器,但是購置或自己研發自衛的武器可以到什麼程度呢?這才是關鍵。中國自然不會同意安插在美國第一島鏈中的台灣,購買美國武器或裝置來圍堵中國(如在建造潛艦方面,台灣近來在南北兩個海峽共規劃六個伏擊區,部署六艘潛艦,再加上訓練與維修兩艘共八艘,來對中國海軍進入太平洋造成阻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不用說,所有這些說法,R&L、呂秀蓮等都沒有從美國作為國際首席的好戰霸權帝國角度來看中立台灣的可欲性。萬一台灣不再作美國第一島鏈的一員,美國會樂意台灣走向中立嗎?大肆經濟制裁外,美國這幾年其實繼續加強對中國的軍事圍堵,透過南韓、日本、台灣、甚至到菲律賓與南海,如美國對南韓軍事演習的推動,挑釁北韓,最終目標也在中國。R&L還說,如果中國接受一個地域中立的台灣──即使有武力而且與美國關係良好,那麼中國可以節省下許多應付一個不友善的台灣的負擔,財力物力都可以有更好的使用(呂也曾如此說)。問題是,中國為何要相信這個負擔可以解除?何況,大家都知道,小台灣後面還有一隻叫作美國的大禿鷹呢。反之,如果台灣與南韓成為更左倾的兩個中立國或中立領域,如之前在文在寅總統時期極力與北韓修好,且聯合質疑美國在東亞扮演的霸權,那倒是有可能與中國有更好的關係,甚至包括有國際靈活關係的越南與一些東南亞國家(詳後),而一種東亞中立的聯盟也更有可能。這種可能,與當初呂秀蓮、還有R&L的國際關係設想相反,走一條另類的歷史之路,但仍然有著在地緣政治上的東亞中立之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