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為專文:從中立到中立台灣的兩岸思考與一個方案(上)

2024-07-29 07:10

? 人氣

最後筆者需要說明一下關於「中立國」思想的歷史傳承問題。固然,歐洲一次大戰前後,傳統帝國崩解後,在德法等強權下各小民族或多民族國家所產生的中立國傳統,有時甚至可作為冷戰時代大國的緩衝區(如奧地利與瑞士),與東亞在二戰之後乃至冷戰時代所形成的某種反殖民的不結盟或中立立場的國家,強調主權獨立,二者的歷史傳統頗有所不同,若皆以「中立」的概念來討論歐洲與東亞各國的中立乃至不結盟傳統,不無疑問。但是,我們知道,R&L等西方中立國研究學者、包括台灣的吳玉山政治學團隊,並不把這兩種歷史起源的中立國分開來討論,反而積極比較兩種歷史裡中立國家的各種情境,還包括後來冷戰結束時蘇聯解體後的中亞許多民族國家,以及東南亞寮國與柬埔賽的短命中立、北韓金日成的中立理想等。不同的歷史傳統並不妨礙彼此作有意義的比較,何況,即使在歐洲,一次大戰所造成的中立情況,也只是中立國的一部份,它不能涵蓋北歐與瑞士等更悠久的中立傳統。回顧本文所經營的方向裡,中立與不結盟倒常成為姊妹般的相關概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固然包含東北亞與東南亞的東亞中立(往往混合了不結盟理想),往往以獨立主權為重點,但卻常會遺忘他們殖民時代中一些無主權的地域中立,如前面提過二戰時期的澳門與葡屬東帝汶等。所以從國際法到廣義歐亞的歷史來說,無主權的中立模型仍然是中立論述裡的一個選項。而臺灣當代的特殊地緣政治與歷史環境,雖然已非殖民地,而且還宣稱有中華民國主權,可能倒還頗適合這種考慮的,這也是R&L (2020)所探索的大方向。甚至,還有其他東亞的地域也有類似的可能,例如沖繩的主權爭議與二戰後美日殖民的後續。另外也可以考慮幾年前香港反送中爭議時,抗爭派與其驟然提出親美自由派的民主與獨立,若能思考出更平衡中美兩大國的無主權中立區構想,這與原本的一國兩制不盡相同,或許後來情況會相當不一樣。

一,此文原來發表在《傳播文化與政治》期刊19期,2024六月號(七月二十日出版),經同意轉載。

二,此文及36個註腳可以直接上該期刊當期網頁下載全文pdf檔:

https://toaj.stpi.narl.org.tw/index/journal/volume/article/4b1141f9909738b601909fb371bc06fc

或者也可以從此文單獨的雲端網址下載pdf檔:

https://acrobat.adobe.com/link/review?uri=urn%3Aaaid%3Ascds%3AUS%3A059fe4cc-6639-3b68-a659-06e3a1dce8ff

三,此文的完成,特別要感謝下列幾位朋友的熱心提供資料與寶貴意見:

蘇哲安、盧倩儀、吳永毅、王志明、馮建三

 *作者傅大為,聚焦科學哲學與科學史。先後任教於清大、陽明大學(榮譽教授),並與東亞STS學界合力成立並主編East Asian STS國際期刊多年。早年曾於解嚴前後參與社會運動,發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目前從事寫「基進知識分子」專書,並發起台灣2023年「反戰聲明」記者會、推動台灣的反戰與和平運動。關於筆者的心路與社會歷程,請參考部落格的CV-biography。(註:本文為學術著作,為利閱讀,略掉相關註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