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108歷史課綱的問題很嚴重

2024-08-17 06:10

? 人氣

有人說:「過往『完整教完通史』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筆者不同意這種說法,教科書本來就應該「完整有系統」,如果沒有「完整有系統」,沒資格做教科書。當然,時數有限,沒辦法講太多,但應該要有基本的完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人說現在網路資訊發達,課本不用教那麼多知識點,學生網路一查就能獲取那些知識。但問題是學生會主動去查那些歷史知識嗎?不會,除非老師要求他們去查,因為他們使用電腦和手機時,大部分是以玩樂為主。其次,如果學生缺乏基本知識,他們查的時候,有時資料很多,他們很難快速掌握重點;而且網路資料也可能有錯誤,他們經常難以辨別。第三,人要先有一些基本知識,有需要時再多找一些資料做深入的了解;如果沒有基本知識,緊急需要時才去找資料,來得及嗎?

有些人喜歡說:「不要小看學生,學生有無限的潛能。」但是不要只看到明星高中學生多麼厲害,全國還有很多中後段高中。也不要只看到厲害的學生,他們只是少數,這個社會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事實上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被動的。

有人說:「德國沒有教文藝復興,好像也不會怎麼樣,他們也活得好好的。」筆者不同意這種說法,因為在德國史上,文藝復興不算很重要,我們教歐洲文藝復興也不太會講到德國。周惠民著的《德國史》(三民)沒有專門的章節講文藝復興,甚至連一段都沒有;賴麗琇著的《德國史》(五南)有兩冊,內容比較多,也只有一節講「日耳曼的人文主義運動」,講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幾個人,而這些人在歐洲文藝復興史上,大多是比較次要的人。16世紀初,德意志就開始宗教改革的浪潮了,所以在德國史上,文藝復興時間比較短,重要性比較低。因此,教德國史不講文藝復興還可以。但是教歐洲史可以不講文藝復興嗎?如果德國的歐洲史也不教文藝復興,這樣妥當嗎?我們要學他們嗎?

學術和教育應該要儘量客觀公正。改革是要往好的方向改,而不是往壞的方向改。筆者的看法並非單純想恢復國編版或舊課綱的架構,而是認為從前的優點應該保留,架構和內容當然應該與時俱進的做調整。

四、其它建議

新課綱高中歷史號稱改採主題式,但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發現,部定必修其實只有台灣史和東亞古代史改採主題式,東亞近現代史和世界史仍然是按照時間順序講,選修則本來就是主題式的。筆者贊成高中儘量採用主題式,因為一直以來,很多人覺得國中、高中都按時間順序講,架構和內容有許多重複。按時代順序講,或按主題式講,各有優缺點,可相輔相成,而且可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歷史。如果國中按時代順序講,高中按主題式講,也可稍微避免國、高中重複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