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會)成立於1994年9月21日,於今甫屆滿三十年。大家普遍認定1994年是「教改元年」,主要就是因為民間發起的「四一○教改運動」與政府成立的教改會都在當年啟動。「教改」後來失敗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教改會未能充分發揮功能,實難辭其咎。
查教改會是1994年初,教育部長郭為藩向李登輝總統建議成立的。李遠哲在當年6月的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期間,答允擔任這一委員會的召集人,隨後向連戰院長爭取得委員人選的主導權。委員的名單是如何決定的呢?李召集人在第一次委員會議的開場報告中提到:「委員是許多關心教育的人推舉出來的可能人選中,經過代表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的許多討論後推選出來的。」
實際作業是先由李遠哲身邊的黃榮村等人擬就一份包括58人的「建議參考名單」,其中包括產業界、社會文化界、政務界、大學界、中小學界與學術界(其中只有5人出身師範教育體系),徵求一群他信得過的人的意見,然後挑選。最後在這份名單之內「雀屏中選」的共有22位;名單之外的9位則包括行政院加進的4位政務官,教育部推薦的2位中小學校長,以及學術界與藝文界的3位。
起始公布的共31位委員中有19位畢業於臺灣大學,23位曾獲北美洲大學博士或碩士學位;理科出身者10人,工科出身者6人,文史社會學界5人,教育學界1人,哲學界0人;科學月刊社會員13人,女性5人。其中曾任或現任國立大學校長者8人,現任中央政府官員7人,中、小學校長3人;有中央研究院院士4人,私立大學教授1人,政治人物2人。這一陣容顯見偏頗:重理工而輕人文社會、重學術而輕教育、重高等教育而輕國民教育、重美而輕歐亞、重男而輕女。成立之初有三位委員辭聘,一年後才又補聘了三位教育學者當委員。
李遠哲在2024年初出版的口述傳記《返鄉記》中解釋:「為什麼教育界的人這麼少?這是因為教改會剛成立時,他們都說台灣師範體系的人比較保守。」「很多人說(師範學校的)這些學生是「吃飯睡覺」,不是很熱心嚮往從事教育工作。對於改革這件事,保守的力量很大。」他顯然一開始就帶有嚴重的偏見。
李主導了全局,甚至請委員之一的曾憲政當執行祕書,又兼發言人。這就在形式上破壞了委員會的體制——擺明是由召集人與執行祕書當家,而副召集人及其他委員都被架空。後來執行祕書又在委員會之外成立「體制檢討小組」,扮演起重頭戲,遂主導了議題及方向。一開始種下偏聽偏信的因,就很難避免後來失敗的果。
雖然行政院訂有《設置要點》,但教改會實質上是行政院透過教育部經費而委託中央研究院從事的一項「專案研究計畫」。李召集人自信滿滿,他在1994年9月21日教改會第一次委員會議裡,以〈教育改革〉為題致辭:「個人覺得是義不容辭,準備全力以赴。」「一定要去問一問在接受教育的人,瞭解人們的想法,也一定要得到人們的認同,改革才有意義。」「我們最終的任務,應該是提出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特別留意的是制度面的建立,……。最後,經由行政院核定的教育改革方案,政府各有關單位應即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