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在每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間開始,曆書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意思就是說夏至是陽氣最旺盛的季節了,接下來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白日時間漸漸縮短,而此時也是體質虛寒的人,可以開始進行「冬病夏治」的大好時機。
偶爾晝夜溫差大,不過端午不收衣
台灣有句俗話說,不過端午不收冬衣,端午所在的芒種時期,偶爾還會有晝夜溫差大的情況,但到了夏至,之後有所謂三伏天,也就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此時人們容易食慾不振,身體煩熱,長年有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支氣管炎等體質偏寒的人,可以配合在夏至時期,在人體背部特定的穴點進行藥物敷貼,以夏季的心火剋至秋季的肺金,期待鼓動陽氣,增強免疫力,利用中醫五行相克的原理養生,扶正去邪,固本培元,使好發於秋冬的「冬病」,能在夏至時達到「夏治」的目的。
北回歸線經過嘉義和花蓮,梅雨季節正式結束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意思就是指立夏時節鹿的前角便會開始脫落,由於鹿屬陽,角往前長,古人認為夏至時陽氣最盛,接著便開始衰微,於是鹿角也開始脫落,而夏天的蟬,又稱「知了」,雄蟬在夏至時便會鼓翼而鳴,天南星科的半夏在夏至後也開始生長,因為半夏是喜陰的植物,所以在夏至後才開始生長,由此也可得知夏至實為大自然的分界點,此時北回歸線恰好經過嘉義縣水上鄉及花蓮縣瑞穗鄉,梅雨季節已正式結束,緊接著是颱風的旺季,而此時也正是中醫養生中相對困難的時期,此時建議「心靜自然涼」,在炎熱的夏日裡,更當避免風扇及空調直吹,以免寒邪驟然入侵引起感冒症狀,同時也要避免在烈日下曝曬,以免中暑。
何首烏(中藥材)
何首烏學名為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為蓼科蓼屬何首烏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乾燥根莖,原產於中國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河南、安徽、貴州、四川、南嶺諸州,順州南河縣、賓州牛頭山等,而台灣特有品種,分布於全台低到中海拔山區之原野或森林中,不像大陸生產的粗壯根莖,台灣種的塊莖狀似人形,民俗療法中被用於風溼及關節疼痛,也有用於緩解感冒、溼咳等,而相傳何首烏藤是一種一根兩藤的植物,日間兩藤分開生長,夜間卻交纏一起,故又名夜交藤,乾燥藤具有養血安神,去風通絡的效果,經常使用於失眠多夢等情況,但由於台灣何首烏為一種蓼科的纏繞藤木,蔓延性強,但塊莖不大,所以被學者視為會影響其他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害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