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知道自己是被愛的,就會有向前的動力。」這是「為台灣而教協會(Teach For Taiwan,TFT)」石雅玲老師分享的心路歷程。赴偏鄉小學教書,她學到「讀懂孩子需要」,一路傾聽、陪伴,有孩子大受鼓舞,成績從原本不到30分進步到80分。
TFT2013年成立,招募各領域年輕人到偏鄉進行兩年的全職教學計畫,至今共送出逾55位熱血教師、服務1500名偏鄉學子。
這麼好的老師,我要問的是,為什麼只能待兩年,而不是二十年?
或許因為他們是體制外?短期治標可以,長期要治本還是得靠正規的教師體系。
對於偏鄉教育,我們直覺的想像就是教育資源貧乏,所以硬體設備的投注,或是物資圖書的提供,許多民間團體愛心不虞匱乏。我就聽過不只一位老師講,吃的、穿的、用的往往一窩蜂就往偏鄉送,有時候學校都還要煩惱該不該婉拒民間團體的好意。
偏鄉的問題從來不是設備不足,是老師根本待不久!
國教院院長許添明今年(2016)五月提出一份報告,他引用國內研究表示:「偏遠學校的教師年資每增加一年,學生數學成績可提高0.96分,如果能降低偏鄉教師1%的流動率,學生數學成績可提高0.15分。」
這份報告推估「台灣有二十萬中小學生等待失敗」,我認為城鎮的學生學習不力是因為僵化的常態分班導致「因材施教」無法落實(詳見《台灣老師很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黃益中:這兩件事存在,讓20萬學生等著失敗》)。關於「因材施教」,宜蘭縣在國民教育的減C工程做得最成功,他們採用「兩班三組」的形式,將原來課後的補救教學,直接拉回正課時間,兩個班以學習進度分成三組,然後派出最有經驗的老師,負責最需要老師帶領的C組。讓孩子學會,絕對比考高分更有價值。目前南投、花蓮、高雄,甚至台北市也跟著參與試辦。
但如果把焦點放回偏鄉,這個分組學習就會遇到困難,因為老師都不見了。研究顯示,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最重要因素,如果連老師都找不到,哪還能談什麼基本學力「減C大作戰」?
十幾年前我公費分發的第一所國中就是在北海岸三芝國中,因為在客運路線上,定義上還不能算偏遠地區(無偏遠加給),但有提供員工宿舍。這所學校風光明媚,學生也算好教,家長更是尊師,不用整天擔心1999的投訴。這麼好的學校,假使我今天回去拜訪,可能只剩兩位老師是我當年同事,其他都申請介聘離開了。這兩位為什麼沒調走?因為他們是三芝在地人。
現在的國中小教師甄選,為了簡化行政負擔,也為了防弊,一般都採聯合甄選,考上的老師依分數選填志願,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吊車尾的往往只剩偏鄉可選。去的本來就心不甘情不願,第二年開始,每年就忙著申請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