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問題往往在於我們耗費許多力氣去壓抑情緒、控制情緒,卻鮮少或不願去認識情緒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眼不見為淨」有效嗎?
「一名年逾七旬的老婦人,深夜以利刃殺死睡夢中的丈夫後,吞下大量安眠藥試圖自殺...」一則社會新聞驚動了純樸小鎮。記者訪問鄰居時,鄰居們無不感到詫異,紛紛表示,這名婦人多次獲頒鎮上模範母親的殊榮,是大家眼中的好媳婦、好媽媽,甚至是不可多得的好婆婆。突然做出這樣的舉動,是大家始料未及之事。
「打從十五歲嫁進家門開始,丈夫就只顧著在外玩樂,家裡大小事都要她來張羅;婆婆對她很苛刻,一出錯就會被婆婆和妯娌揶揄;孩子相繼出生後,經濟更是拮据,生活過得很辛苦...」一個與她情同姊妹的老鄰居在受訪時如此感嘆,卻也讓這看似冷血的舉動有了一絲線索。
原來,這個當年未滿十五歲、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在連「婚姻」是什麼都還無法理解的階段,就被迫要放棄朋友、夢想與其他需求,一肩扛起一個陌生家庭大大小小的瑣事。不僅要獨自面對長輩們的批評與指責,過程中,先生也沒有提供任何支持;在兵荒馬亂之際,肚子裡的女兒就呱呱墜地,使原本拮据忙亂的生活顯得更加艱困。
因為添的不是男丁,她沒能好好地坐月子,時常到了半夜還獨自忙著家事。她不敢期待明天會更好,只希望未來的日子不要更煎熬。後來,她又陸續生了三個孩子,日子卻沒有像她所想的那般逐漸好轉。她總是記得出嫁那一天,母親在自己耳邊的提醒:「生活再怎麼苦,牙一咬就撐過去了。」
多年後,婆婆去世,他們也搬到外面居住。當她好不容易累積了一些財富、不必再終日忙於工作,很多事情卻已回不來了——她因為長年的疲累而病倒,身邊的孩子長大後一個個因為就學或工作而離家,唯一不變的,是老公依舊深夜才現身,一回家就是渾身酒氣。
直到某個晚上,丈夫又因為賭博輸錢而拿花瓶砸她,望著鮮血從那歷經風霜、布滿皺紋與傷口的手掌流下,她嘆了口氣,下定決心親手結束這幾十年的悲慘命運…
「壓抑」這顆未爆彈
類似前述的社會事件時有所聞,而那些沒有反擊,選擇持續扮演大家眼中期待的角色的人,肯定多到難以計數。每次看到類似的社會事件,我都覺得這些憾事並非「突然發生」,而是「終於爆發」。
或許有人會認為以前那個年代的女性就是如此:「那是傳統文化所致,無須過於訝異。」但我在諮商時卻發現,縱使有些女性長輩提到這些經歷時,會覺得自己本來就有責任,或為自己撐過那段日子感到驕傲,卻也因為心裡的那份苦總是無處可說而選擇忽視,選擇告訴自己那無所謂,選擇冰封。到最後連自己都忘記這些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