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全球創業門檻最低的國家。」初次看到這句話時,心中還有點高興。理由在於直觀認為可能是擁有良好的創業資源或是環境,才會讓外國人說出如此評價。又或者是自我感覺良好,感受到台灣的創業氛圍變得有點熱鬧,似乎變成被人聚焦的中心。
靠低價吸引外國人投資台灣
後來再深度探討之後,才發現外國人看台灣之所以講出這句話的原因是:「台灣人薪資便宜、專業素養夠技能也不差、忠誠度高反抗獨立心不強、辦公室租金便宜、 水電網路等費用低廉、要餓肚子很難,因為每一餐的平均成本很低,再者是聘請台灣人工作能一人多工還不用面對工會的挑戰。」
諸如此類的說法,令我頓時感到有些沮喪。無獨有偶,近期陸續接觸許多國外想到台灣來的零售業、廣告業、資訊業等,各類行業的老闆、執行長、海外事業發展經 理,不約而同進台灣做生意。私以為台灣市場值得期待,依然有相當不錯的想像空間,終於被海外企業發現,他們也許看到在這塊小小市場裡,依然留有些值得淘金 的礦山。
事實上,從中解讀到的意圖是:「台灣人購買力強,對於產品認同感高,客服成本很低,多數都轉包給中國處理。除此之外,真正吸引到他們來台灣的原因是廣告成 本非常低,低到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低到讓他們覺得進入台灣這市場僅需要原本在自己國家成本不到一半的預算,即有機會進入,而行銷與媒體公司們的競爭,強力 削價搶案搶客戶,願意讓出來的利潤,實在相當驚人。」
轉成白話文就是「在自己國家做廣告跟行銷的成本費用太高,相較之下,台灣的廣告成本之低,以及再計較轉換成效的嚴謹,可以花不到本國的一半,但卻能獲到原 本在自己市場兩倍、三倍效益。而且,台灣人工作業成本低,在海外請一個人,到台灣可以請三個到四個人,這些人還會很認份的工作加班,然後還不會像他們國家 那樣對於勞工權益如此堅持與要求。」
聽起來有點悲哀,但卻是在他們眼中看到的事實。
我這半年來,看了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市場,從網路廣告看到戶外,手上看到各國代理商丟過來的報價,與台灣相比之下,小則差個三倍到四 倍,大則差到六十倍之譜。深度再與各國代理商聊下去,不難發現他們對於台灣與中國市場的競爭激烈,令他們敬謝不敏。例如,網路廣告台灣發展到CPI、 CPA、CPS、CPL、CPE、CPV等,KPI制定也是細到不可思議,甚至還能以ROI來計價,對國外的代理商或媒體而言,這根本就是做越多賠越多的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