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迪化街的世紀新風貌

2015-11-12 06:40

? 人氣

霞海城隍廟對面七十二巷十一號的玉鳳旗袍店,也是福州師傅開設,現今二代店主陳忠信本人亦為城隍廟神將會要角。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黃文英為侯孝賢導演影片所設計的服裝,多在他的旗袍店訂做。近日迪化街辦「唐。風尚~穿越大稻埕的刺客地圖──刺客聶隱娘電影服裝特展」,分五個點展示聶隱娘電影中的服裝,靈魂人物就是陳忠信與黃文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大稻埕的文創業方興未艾,來大稻埕的年輕人增多。目前所知最早的新「移民」是邱聖峰,他於二〇〇二年就在民樂街一號「一郎嫂快炒」後面的四樓租屋,開設個人工作室,從事戲服製作,算是第一位進駐大稻埕的藝術家。十三年下來他的業務範圍已擴大為「大峰奢華服室整體造型設計」,生意愈作愈大。

作為大稻埕「股東」之一的台北市政府於二〇一〇年開始在迪化街一帶提供四個空間,作為建築、設計學生畢業展、創作展覽及故事分享之用,用意甚佳,但成效如何,仍有待觀察。相對官方主導的歷史空間再利用,許多藝文工作者以私人身分直接跟房東租屋,開設店面或工作室,從工藝品創作、服裝設計到書店、劇場、咖啡空間,也出現了幾個有趣味的小店,如銀絲卷、繭裹子、蘑菇、印花樂……。張哲龍的思劇場在這個歷史空間異軍突起,帶動大稻埕表演藝術點與點之間的連結。

北藝大校友在這股新歷史空間環境改造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這裡的戲劇系校友,除了邱聖峰,還包括謝建國、朱芷瑩;張哲龍唸的是劇場設計研究所,印花樂的邱瓊玉、蔡玟卉、爐鍋咖啡盧郭杰和,都出身美術系,陳怡靜則畢業於舞蹈系,其他還有多媒體創作的王奕盛、黃佩嘉、蕭勝元等人。相對外地人「入侵」,原籍大稻埕的戲劇系校友江佶洋,在祖父昔日於延平北路∕歸綏街口開設的舊牙科診所二樓,老屋翻新做燈光設計工作室。

大稻埕的藝文工作者當然不限北藝大,其他學校(如師大)畢業校友也發揮了他們的創意。國光藝校出身的林詩昌最敢投資,他在民樂街七十二巷承租了年久失修老宅的一個樓層,自費整修,設個人戲服工作室。

在眾多進駐大稻埕的年輕人中,最有眼光的非周奕成莫屬,他年紀雖輕,但人生閱歷豐富,與北藝大藝管所畢業的妻子林曉雯,以大稻埕為基地,先後租下幾棟洋房,創辦小藝埕、民藝埕、眾藝埕、學藝埕,再分租給微型創意工作者、餐飲業者,共同發展文創事業,形成了藝埕(奕成)幫。

在「藝埕幫」主導下,連續四年在十月十七日台灣文化協會創辦紀念日,舉辦「1920s變裝遊行」,邀請民眾打扮成喜愛的一九二〇年代人物,走過當年繁榮的大街小巷。那個年代的文協要角以林獻堂、蔣渭水為主,很奇怪的是,近年台北人舉辦紀念文協與蔣渭水系列活動中所展示的圖像、文字,常有意無意跳過林獻堂,好像他的名字是一種禁忌。

1920s變裝遊行」已經連續舉辦四年。(夢遊1920劇照,取自周奕成臉書)
1920s變裝遊行」已經連續舉辦四年。(夢遊1920劇照,取自周奕成臉書)

今年十月小藝埕與思劇場、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等,共同發起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於十月內舉辦超過六十場的藝文展演,以大稻埕歷史街區建築為主要演出場地,活動結合霞海城隍廟、林柳新紀念偶戲館、大稻埕戲苑等在地寺廟、博物館、劇院,目的在於創新表演形式、連結在地文化歷史,發展在地創作作品。

所謂「國際藝術節」應該出現什麼樣的藝術形式與空間流動?在大稻埕整體文化景觀中,扮演何種角色?當地人對藝術節感受如何?有藝術節與無藝術節是否有別?這些顯然不是這群年輕人思考的重點,他們發揮「做了再說」的行動哲學,相信自己的判斷,堅信一定愈辦愈好。

客觀來說,近年活躍大稻埕的文創產業與藝文工作者,有點「割稻仔尾」的意味。不過,他們的進駐以及不斷湧出的創意與活力,絕對能為這個歷史街區注入新的活水。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