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瑪莉皇后的禮服》首演在即,梁允睿心中有點忐忑,自嘲個性鑽牛角尖的他,正與心魔拔河,「我不太確定是否要以音樂劇稱呼瑪莉」。節目單上「原創音樂劇」五個字已印在紙上,面對眼前事實,梁允睿靦腆的說「掛上音樂劇好像比較有市場。」的確,原創音樂劇《瑪莉皇后的禮服》上線開賣不久,四場在實驗劇場的演出旋即售罄。
梁允睿的們心自問,並非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信心,只是突顯台灣音樂劇創作者面臨的挑戰,面對音樂劇產業和教育環境未臻成熟,多數人是在土法煉鋼的自我學習中,走上這條路,摸索過程難免產生懷疑。梁允睿在音樂劇的舞台被看到,要屬2012年於台北藝穗節演出的《美味型男》,他不僅自編自導,詞曲一把罩之餘,還一人飾演多角,在台上又唱又演又煮,施展渾身魅力。
回想當年初生之犢的自己,梁允睿說,當時他創作《美味型男》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自己喜愛做的事情,全部放入一齣劇中,然後自己一個人在排練場就這樣排完了。「音樂劇」反倒是演出後,才被外界加諸上去的。《美味型男》的成功,催生了2014年的紅潮劇集,期許以原創音樂與戲劇為基礎根本,追尋現代人內心最脆弱、渴望與真實的一面,呼應創團理念,《啞狗男人》2015年應運而生。
《美味型男》、《啞狗男人》到《瑪莉皇后的禮服》,是梁允睿三個階段的挑戰與嘗試,更是三段人生故事。《美味型男》是測驗自己作為創作型演員的全方位能力,劇本講述的是他和母親的關係。《啞狗男人》力求劇本語言和詞曲風格的協調統一,故事追憶著高中時葬身火窟的大哥。《瑪莉皇后的禮服》思考的是戲劇、歌曲和舞蹈的結合,故事主軸雖以慰安婦出發,同時也在尋找當時迷惘的自己。
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的梁允睿,不經意從單純的戲劇舞台跨越至「音樂劇」,出於喜愛拿著一把吉他自彈自唱,無論心情好壞,唱歌是他情緒和情感的出口,因此彈唱間很自然也很直覺得進入創作模式。以《瑪莉皇后的禮服》的創作期為例,2016年6月第一次看到橫濱瑪莉的新聞,他就離不開瑪莉的「身邊」,抱著吉他不到4個月的時間,10月初就已完成劇本和所有歌曲,10月底舉辦工作坊演員甄選,12月舉行工作坊並呈現。
《瑪莉皇后的禮服》開始發展時,製作企圖就不小,期待正式搬上舞台之前,能夠透過工作坊、讀劇、音樂會等階段,按部就班的進行修正、調整和實驗,待腳步站穩之後,再正式踏上舞台。如此製作思維,乍看野心不小,但就實際面,這才是健康的音樂劇創作期程,然而在台灣因成本、場地等考量,相較歐美以「年」來計算音樂劇的製作期,往往一齣音樂劇從排練到上台,只有二到三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