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保險物聯網與演化型資本結構

2017-07-27 06:40

? 人氣

大數據驅動的互聯網保險,能否令風險管理更靈活敏銳?

大數據驅動的互聯網保險,能否令風險管理更靈活敏銳?

從很嚴格的角度觀察,保險其實是一種有組織且高度系統化的投機。在經濟學經典名著《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書中,經濟學大宗師奈特(Frank Knight)曾經寫道,有組織的投機促進了大量商業信息的搜集、儲存與分析,令懷有獲利動機的人類對不斷變動的市場狀況能夠有相對明智的判斷,並採取行動來管理可量化的風險與難以量化的不確定性。在競爭之下,提供風險管理的企業卻不必然以保險公司的形式出現。亦即,企業家追求獲利的策略與整合資源的行為本身,就隱含著讓無法量化的不確定性因素轉化為可量化風險的過程。既然可量化,定價就成為可能,只要交易費用足夠低,市場就能應運而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互聯網科技的持續演進,讓因為資訊不透明與不對稱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大幅下降。基於統計推論與主觀判斷的各種風險因素,亦隨著物聯網海量數據的累積,成為一個理論上可以被充分感知、深度分析與制定對策的生態環境。保險業奠基於統計先驗模型的精算決策範式,在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技術的賦能之後,出現了轉型的新契機,亦催生了保險科技InsureTech)的新範式。透過保險商業模式與網絡科技的互動結合,承保、索賠、理賠、償付能力與資本結構等等,都需要從傳統上較為靜態的設計,演化成更動態的架構。保險業諮詢公司Celent曾經提出過一個感知-分析-對策的「知行架構」,就是很好的參考。

保險物聯網的感知-分析-對策框架。來源:Celent
保險物聯網的感知-分析-對策框架。來源:Celent
再保險公司以區塊鏈技術針對巨災風險設立的二級市場示意圖。
再保險公司以區塊鏈技術針對巨災風險設立的二級市場示意圖。

先進的人工智能若再結合區塊鏈技術,可以打造一個新型態的風險管理與交易定價的二級市場。金融科技新創Nephila在2016年就與產險巨頭Allianz成功完成了一個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巨災風險移轉的專案,這對寡占而又不透明的再保險業(亦即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意義深遠。推到極限,完全可以想像一個由各類保險公司與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法人(準保險公司)組成的聯盟區塊鏈,在遵法合規的前提下,以靈活的智能合約提供保險資本,進行安全的信息交換與風險買賣,從而讓數據感知 – 行為分析 – 因應對策的保險科技服務架構成為互聯網上的雲服務,透過各類鋪天蓋地的智能設備與專業人員(自然人與機器人)來管理風險,誘導行為。

究竟這樣的大未來離我們還有多遠?由阿里巴巴主席馬雲、騰訊主席馬化騰、平安保險董事長馬明哲合資成立,廣受注目的「互聯網保險第一股」眾安科技,最近傳出即將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訊息。根據其已披露的招股書草稿,可以看出保險科技在中國大陸飛速發展的機遇及挑戰。

眾安主要通過淘寶、微信、攜程等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的平台實現銷售,通過場景設置向客戶推銷保險產品,目前涵蓋了包含網購、消金、健康、汽車、航旅等五大主要場景中183種保單,自2013年成立迄今已累計售出72億份保單,服務用戶4.9億人。截至2016年年底,眾安的總保費收入已自2014年的人民幣7億9千4百萬元成長三倍到人民幣34億元。相比於中國大陸超過人民幣3兆元的保險市場規模(以總保費計),眾安市佔率只有千分之一 。中國大陸的保險滲透率 – 總保費收入約佔GDP的4%,低於日本、英國、美國、德國的11%、10%、7%、6%。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中國經濟轉型與生活型態的改變,透過互聯網銷售的保險商品佔人均可支配所得的比率應會持續上升。就算考慮人民高額儲蓄「自保險」的中國傳統眾安科技的成長空間仍然巨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