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表資料,臺北市是首善之都,長期是經濟、教育、文化重鎮,圖書館可及性高,「每館平均辦理場次(C)」和「每人借閱本數(D)」維持高水準並不令人驚奇。反觀臺中市和高雄市,從2010年縣市合併下來,區域大、推廣活動場次多、每人的閱讀本數也維持水準。除此之外,苗栗縣也令人敬佩,致力辦理推廣活動吸引縣民使用資源的用心。本表大致可表示圖書館的推廣場次與各縣市平均每人借閱的本數存在相關,圖書館辦理的推廣活動值得鼓勵。只是查閱臺北市111年1月圖書館各分館公開的推廣活動:比如「借書集點抽桌遊」、「閱讀存摺集集樂」、「借書換好書」、「閱讀聽聽看——啟明有聲書展」……等等,多仍為等待讀者的靜態推廣方式。[3]這些推廣活動、數字值得反思:活動的內涵或是安排如何吸引「弱勢家庭孩子走進圖書館」或是「弱勢家庭成員一起來到圖書館」。公立圖書館是否創造主動連結他們機會?
公立圖書館具有創造全民素質普及的多元功能
活動的主動連結才是真正導引弱勢學習學生走進圖書館的明燈。社福單位可在避免貼上弱勢學童、弱勢家庭標籤(labeling)的情況下和公立圖書館合作,社服員每次對家有高中生以下的弱勢家庭進行居家拜訪時,提供閱讀存摺兌領單讓圖書館員提供弱勢家庭閱讀紅包(家長到公立圖書館看報、孩子看書就可領到閱讀紅包)。學校也該鼓勵在較長的假期期間,兄弟姊妹到居家附近使用公立圖書館資源,並安排開學初的討論,如何讓學童從學校圖書館自發到使用鄰近公立圖書館是普及閱讀的重要方向。
除此之外,芬蘭的做法也值得我們借鏡。二戰後芬蘭普遍窮困、民生匱乏,但民眾除了渴望基本物質的滿足,更想要書本、圖書館和受教育。芬蘭地廣人稀,一輛載滿書籍的「行動巴士圖書館」生機盎然,讓家家戶戶得以就近借閱書籍,他們也去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家裡、偏鄉地區的家庭,提供送書到府的服務。[4]
要讓弱勢家庭、弱勢學童走進圖書館,臺灣也可以因地制宜發展多元方式,執行層面一定會須詳細討論配套措施,但是只要在試作中找出合宜的方法,就是協助弱勢家庭有連結社會資源的能力。另外,這群孩子可能也還沒能完全學會靜默使用公立圖書館,學習在公共區域尊重他人需要時間與機會教育,館員甚至其他讀者亦應該學習寬心引導,否則美意只會是曇花一現。
2022年的高雄前鎮區亞洲新灣區的圖書總館,在家戶慶團圓的虎年春節間,圖書館亦日日開張,每一樓層也迎來不少讀者閱讀著、小聲交談著,縷縷書香氣息飄散著。這樣的場景不要只是由部分家庭、個人慣習享有,應該也要迎入更多弱勢家庭來使用資源,臺灣跨部會如何整合相關資源以普及全民教育,應當成為國家提升人文素質的重要政策方針。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1]此數字是將各縣市圖書館的總館數、分館數、區館數加總而得。
[2]單看(B)的數字容易流於比數字大小,故使用平均過後的(C)數字,較具客觀性。
[3]https://tpml.gov.taipei/News.aspx?n=057F7CE33AEF867C&sms=9D72E82EC16F3E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