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幣匯率貶破7元關卡,不少人擔心引發匯率災難,不過,這一次情況可能不一樣,雖然會有國家可能面臨破產、金融風暴的壓力,但原因與人民幣貶破7關係小、而與美元強勢關係大,終究,美國貨幣政策轉向時分,總要有國家去當「祭品」!
9月中離岸人民幣、在岸人民幣匯率都貶破7元,隱然之間有引發亞洲貨幣競貶的危機,最後可能形成匯率災難;也有人想到近30年前(1994年)中國實施外匯改革、人民幣併軌,讓幣值一口氣大貶50%,有人認為那些以出口導向為主的東亞新興經濟體,出口都因此受衝擊,進而讓經常帳惡化,終而在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各國貨幣逐底競貶。
時隔25年,中國的經濟規模更大、在金融市場與貿易上影響更大,因此人民幣貶破7的風險與衝擊也可能更嚴重。不過,比較貶值原因、整體世局、東亞經濟體情況,那句金融歷史上著名的:「這次不一樣」,有可能真的適用。
當年中國人民幣的鉅貶,雖然理由是「外匯改革」,但實際上是趁機藉貶低匯率來增加出口競爭力,而且幅度極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跟進」,也因此只能承受其影響,加上本身經濟管理與治理等問題,最終以亞洲金融風暴告終。
但這次人民幣貶破7元,並不是人民幣單獨貶值,而是因美元走強,讓幾乎所有貨幣都對其貶值,因此不存在著其它國家的出口競爭力,相對於中國會因此大幅被削弱的問題。再者,當年人民幣一口氣貶值5成,但現在官方並不刻意追求貶值以促進出口,原因不少,既有主觀因素、亦有客觀環境因素。
以主觀因素而言,過去20多年的歷史可看出,在國際匯率震盪、開發中國家貨幣貶值潮中,官方對外採取的態度,幾乎都是強調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因此「不加入競貶」,會維持貨幣穩定;早年亞洲金融風暴時如此,近年美國結束QE讓美元強勢時如此,4年前因中美貿易戰導致人民幣貶值時亦如此,之後人民幣貶幅有限、且一段時間後就回升。
中國不加入競貶的主要考量,除了貨幣競貶最後必然是所有國家都成輸家之外,貨幣長期看貶、走貶還會造成嚴重的資金外流、影響投資等負面效果,而且以整體結果而言,匯率大幅貶值代表的當然是國力衰減─近期的典範案例是日本,日圓大幅貶值超過140日圓,如果再貶或日圓未回升,以這個價位計算日本的GDP、平均國民所得,都回到30年前的水準,甚至平均所得遜於韓國,此所以如果「日子還過得去」,官方不會有太大誘因讓貨幣大幅貶值。現階段中國經濟雖有各式各樣的風險與問題,但基本上都不是出口競爭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