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設身處地來想,臺灣社會中有些人之所以討厭「中國」,主要源自政治因素,以及環繞著政治因素而銘印在心的歷史記憶。此為事實,應予以理解及尊重。然而,這並不足以構成不學習中國歷史及文化的正當性。基於以上思辨,學習中國史的主要理由,可歸納如下:
一、作為文化內涵的「中國」,是人類共有的資產,而臺灣甚至擁有絕佳的傳承、轉化與創新的條件。這或許也是臺灣能光明正大擁有中文和故宮文物、心安理得享受陰曆節慶、虔誠奉祀媽祖和恩主公等神明的憑藉。
二、當我們審視近代因族群接觸而起的衝突或其創傷經驗的臺灣史時,應該同時就「中國史」進行探究,兩部分的歷史得統整在一起研討,方能辨明來龍去脈。平心而論,一部近現代臺灣史必須納入中國史,才有可能產生更通透、周全的了解。排除中國史,或一律視「中國」為苦難、罪惡的淵藪,將讓針對臺灣的歷史探究不明究柢,乃至不著邊際。
三、若從東亞、內亞(inner Asia),乃至全球格局著眼,人群的移動與生存、文化的交流與衝撞、政經情勢的延續與變遷等,千百年來,無論海陸,「中國」一直發揮關鍵作用,或形成交互作用。也正是在這種超越國界的視野中,「中國」的意義或影響才能重新獲得梳理。而同樣的宏觀視野,其實也適用於「臺灣史」的學習或研究,以免閉門造車。在「108課綱」中,關於中國史的學習已初步嘗試與東亞史整合,雖然品質欠佳,但發展仍可期待。循此理路,或許在「東亞/中國」脈絡中,將來針對臺灣史的探討及學習才能脫離目前的孤絕、褊狹處境。
四、歷史上的「中國」,一直是變遷的,移動的。在中華民國建國之前,「中國」還是一個模糊、內涵多元的地理概念、文化概念及民族概念,民國創建後,情形雖有轉變,但受限於19世紀後期以來持續的動盪,直至當前海峽兩岸的局勢紛擾,不定的狀態猶在。因此,針對「中國」,無論古今,都還有極大的探索空間,這也是東亞世界及西方世界在中國史研究成果上仍能推陳出新的關鍵。在這趨勢中,若欠缺來自臺灣視野的理解與詮釋,必是遺憾。可惜,一種故步自封的心態已在臺灣逐漸形成,讓有些人錯認「中國史不就是朝代更迭……」,但這已是陳腐的印象了,應當大力改善。
此外,晚近關於臺灣歷史與文化的研究或學習,當政者有意無意間將「中國」與「南島」對立起來,還設限二選一,並且竟是將原本最核心的「中國」元素去之而後快、拱手讓人,導致在臺灣的陰曆新年淪為「荒謬的存在」,故宮國寶淪為「無理的占有」,這種自縛手腳的舉措,著實令人費解。其實,「中國」與「南島」兩者間從來就不存在著互斥的關係,甚至於促成如此大陸與大洋文明的交流互動、相得益彰,還可以是響應「多元文化」的精采表現。向以「文化多元、族群平等」自詡者,何樂而不為呢?
臺灣的地理空間不大,但只要能裝得下中國史、東亞史或世界史,進而還能夠從中貢獻臺灣的觀點與智慧,掌握話語權,這便能拓廣臺灣的視野與影響力,並且較能胸有成竹地在複雜世局中行止得宜。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