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加密貨幣的總市值自2017年底的新高點大幅修正之後,許多跨國金融機構及互聯網巨頭紛紛於幣圈熊市低迷之際,透過加強研發與戰略收購,向區塊鏈領域高歌猛進。幣鏈圈面對實現可持續商業模式的競爭壓力,以及技術發展路線鬥爭的內外交逼,已經出現了向既有主流金融體系靠攏的傾向。
這並不令人意外。自從區塊鏈上的原生數位資產出現準金融商品的屬性之後,一個多中心化金融服務產銷體系在互聯網與主流金融世界的邊陲野蠻生長,並且已經顯現了相當程度的資本集中度與壟斷性競爭行為。鑑於主權國家政府及主流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一打一拉」的兩手策略,幣鏈圈已出現激進派與溫和派的路線分化。激進派仍然會採取快速迭代、顛覆創新的策略,企圖在邊陲建立根據地,利用友好或受控的交易平台以及風險投資基金,先求生存,再徐圖發展;溫和派則試圖與既有金融機構戰略結盟,表現出與政府與監管單位妥協合作的意願,並爭取牌照,擴大營運範圍,營造未來透過併購或上市退出的有利環境。
目前看來,溫和派路線暫時領先。不論是評價兩極化的數位資產交易所幣安(Binance)取得淡馬錫下轄創投基金Vertex的投資,礦機晶片生產商比特大陸(Bitmain)爭取在香港掛牌上市,源鉑投資的MaiCapital得到香港監管機構頒發資產管理牌照進行加密貨幣的量化投資,以及香港證監會針對「虛擬資產」(virtual assets)最新的監管政策指引,在在顯示至少在亞洲,某種「納管招安」的道路可以走通。幣鏈圈規範化經營,大勢所趨,但監管是否會影響金融科技創新的步伐與速度,仍有待觀察。
一個關鍵的看點,就是證券型通證(securities token)在一級與二級融資市場的定位。
所謂的證券型通證首次公開發行(Securities Token Offering, STO),其實是幣鏈圈處理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s Offering, ICO)亂象之後的自律舉措。我在《區塊鏈融資的理論與實踐》一文中指出,「證券」有債型、有股型、有股債混合型,風險態樣與用途各異,市場不該囿於名詞與技術細節,須掌握募資專案的實質企圖與經濟效果,新創團隊亦應充分揭露相關信息,協助投資人評估與維持市場交易秩序。ICO作為一項金融創新、實現金融普惠與創造全球公用品的新技術,應當予以肯定;進行ICO的個人或企業的真實動機,以及其籌資所欲創造的服務或產品的商業模式與經濟價值,亦不能因爲創新大旗而不予深究;結合程式碼、習慣法與成文法的有效問責機制,是目前全球主流金融監管體系的努力方向。STO取代ICO,或是ICO透過既有的監管框架(例如美國證交法中的某些特殊豁免條款)轉化成STO「就地合法」,已逐漸成為幣鏈圈溫和派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