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北京宣言》後,分裂的巴勒斯坦走向何方?

2024-07-29 07:00

? 人氣

在這種背景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被迫淪為殘廢組織,無法真正獨立決策,官員們幻想著打造現代化民族國家,實則重大事宜都受美國與以色列箝制。而作為主導者的法塔赫更是在奧斯陸進程後嚴重「毀容」:隨著時間推移,法塔赫幾乎完全仰賴捐助者的資金運作,其機構與決策範圍受到限制,其利益與以色列相互糾纏,腐敗與專權更是根深蒂固的醜陋現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哈馬斯的角色同樣在《奧斯陸協議》後發生變化。打從一開始,哈馬斯就強烈反對《奧斯陸協議》,認為這是外部強加、以以色列為中心的西方議程,全然無視巴勒斯坦人民權益;之後和平進程期間,哈馬斯更與以色列持續爆發流血衝突,形成哈馬斯襲擊、以色列軍事打擊的惡性循環。這種循環無可避免加劇了巴勒斯坦的內部分裂,因為美國、以色列都在過程中不斷向法塔赫施壓,要求後者打擊哈馬斯。

只是哈馬斯雖被以色列、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共同壓制,卻沒有因此消亡,而是在困境下演化出了新面貌:由於老一輩領袖被大量暗殺與監禁,新一代菁英順勢崛起,例如當今的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便是崛起於「後奧斯陸」的時空。而新一代哈馬斯幹部普遍有一特徵,那就是淡化早期的激進伊斯蘭色彩,在政治策略上傾向務實,這一轉變吸引到大量原本反感哈馬斯、如今更反感法塔赫的巴勒斯坦人,包括各領域的專業官僚,在一定程度上壯大了哈馬斯的統治能量。

因此可以發現,儘管《奧斯陸協議》乘載不少和平願景,結果卻是在巴勒斯坦內部裂解出了兩條路徑:第一條是以法塔赫、巴解、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為代表的奧斯陸進程派,這派雖有國際援助支持,卻在解放巴勒斯坦上成效有限,而且愈發不得民心;第二條是以哈馬斯為首的造反派,這派利用奧斯陸後的特殊時空,不斷增強影響力,並且逐步聚攏民心。

而這種分裂很快就在2006年大選後徹底炸裂。

2006年1月巴勒斯坦舉行議會大選,哈馬斯在132席中獲得74席,法塔赫卻只有45席,但國際普遍不承認這個結果,包括當年同為「四方機制」之一的俄羅斯,背後的重要原因,當然是考量到與美國、以色列的關係。而選後的巴勒斯坦雖成功組建聯合政府,兩派人馬卻已劍拔弩張,2007年6月哈馬斯和法塔赫民兵爆發戰鬥,哈馬斯成功抵抗法塔赫攻勢,鞏固了在加薩的實質統治;作為回應,法塔赫及其軍事分支阿克薩烈士旅開始襲擊西岸的哈馬斯機構與成員,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則直接解散聯合政府、驅逐哈馬斯官員,最終取締了哈馬斯本身,西岸與加薩正式分裂為兩個政府。

本篇文章共 9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0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